抗日战争 知识点题库

“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 中日甲午战争 B . 九一八事变 C . 伪满洲国建立 D . 苏联对日宣战
2012年7月,某单位编印红色旅游宣传提纲,①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太行硝烟,胜利曙光”②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千里跃进,将军故乡”③以松花江、鸭绿江和长白山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抗联英雄,林海雪原”④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开天辟地,党的创立”。请你判断上述旅游区的主题形象

A . 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B . 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 . 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D .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主要内容是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该材料表明(    )

A . 反对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B . 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 中华民族自草心、自信心极大提高 D . “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方针实现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    )
A . B . C . D .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公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人、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文中的“那里”应是(    )
A . 1840—1911年的中国上海 B . 1932—1945年的中国东北 C . 1898—1997年的中国香港 D . 1895—1945年的中国台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八年中,我伟大的中国人民组成了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在各个战线上,不分男女老幼,轰轰烈烈,与日寇作殊死的斗争;不管日寇如何凶暴残酷,也不管国民党政府的政策及其统帅部的指挥方针有如何错误,中国人民仍本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前仆后继,坚持了这伟大的爱国战争。中国人民将赢得最后胜利,这已是无可怀疑的了。

——摘自朱德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军事报告

材料二: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毛.泽东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都把好事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

  1. (1) 概述标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事件、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名称。
  2. (2) 列举两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
  3. (3) 指出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的时间。
  4. (4) 概述抗战期间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四运动期间,吴文藻广泛接触了罗素、杜威、梁启超、孙中山和胡适等人的思想。他于1923年赴美留学,1933年回国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在抗战期间南下抗日,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其时他对中国民族学和社会学全盘西化的状况感到不满,极力主张“民族学中国化”,“把包括汉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对象,让民族学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他曾邀请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学者来华讲学,提出了“社区研究”的路径和框架,主张“用同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会研究”,组织多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对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后辈影响极大。

——摘编自林耀华《吴文藻传略》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文藻学术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文藻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下列各项可入选的有(   )
A . 苏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对德作战 B . 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C . 中国战区有效牵制了日本军力 D .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开始时间

代议机关名称

1934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3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7年5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

1938年11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1945年10月

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C . 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 D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位伟人,都曾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

材料一: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选集》第4卷

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问题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历史大事记——1919年(部分)

4月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5月

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5日,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载于《新青年》6卷5号

6月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整理自《历史》必修等资料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强烈要求美英等国立即无条件废约。1942年10月5日,蒋介石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同美英一样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国先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而不必等到战后。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美英政府于1942年10月10日通知中方,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旧约订新约。

——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

  1. (1) 1919年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及其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王明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要求共.产.党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纪律,统一待遇,统一作战,统一行动”。“服从”与“统一”的主张(    )
A . 反思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B . 缓和了国共两党间的矛盾 C . 存在忽视抗日自主性的问题 D . 提升了共.产.党军队的地位
1935年,蒋介石提出将川滇黔确定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把四川作为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据地。后来国民政府确立了以西南地区为新建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开始将沿海工业迁至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这反映出国民政府准备(   )
A . 转向战时经济体系 B . 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C . 建立官僚资本垄断 D . 防止西南军阀坐大
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向南京政府和各党派、各团体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呼吁:“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法。”通电未再提“讨蒋”“反蒋”口号,且将“蒋贼’改为“蒋氏”。这一通电(  )
A .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 是全面抗战爆发的必然选择 C . 顺应了西安事变之后的政治形势 D . 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美国记者白修德在《中国惊雷》中写道:“1940年仲夏时,日本(在中国)似乎无往而不胜,可是到了秋天,他们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对外攻势已经像打混了的爆竹。”日本的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企图 B . 持久战极大消耗了日本的国力 C . 八路军在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 D . 中美英等国家建立了反日联盟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 . 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 . 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 . 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 . 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时空的记忆

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下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填入正确的位置。

1942年,中共中央指示各根据地,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农民建立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农业集体劳动合作组织,开展生产竞赛,奖励劳动英雄。这一做法旨在(   )
A . 巩固了全民族抗战胜利果实 B .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一步深入 C . 适应了反抗外来侵略的需要 D . 保护和发展了根据地小农经济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共讲了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驳资产阶级专政,驳顽固派等十五个问题,据此可知演讲的核心主题是(    )
A . 争取抗战胜利的途径 B . 世界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C . 批判资产阶级的专政 D .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