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知识点

对殖民国家来说:殖民统治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两个重要条件;
1、对殖民主义国家来说:促进了当地的资本经济发展
2、对殖民地人民来说:
(1)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祸害,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
(2)同时,殖民主义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4、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引起殖民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近代形成的某一贸易路线图,该贸易的进行(   )

A . 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B . 使欧洲丧失了大量人口 C . 弥补了非洲劳动力的不足 D . 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B .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 .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孟(1571—1641年)强调发展出口贸易,力图将英国变成向外国输出粮食、靛青、香料、生丝、棉花和一切其他商品的货栈。据此可知,托马斯孟的主张(   )
A . 顺应了工业革命的潮流 B . 强化了重商主义的原则 C . 否定了国家干预的政策 D . 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思想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
A .   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 . 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 . 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 .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 (1) 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阅读下图后回答问题。

 

 

读图1—图3,并结合所学,概括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殖民扩张的特点。

17世纪,欧洲学者帕斯夸莱·菲奥雷宣称:“地球通常会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这对野蛮人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无法从自然产品中获得任何利润。” 据此推断,帕斯夸莱·菲奥雷(    )
A . 继承发展了达尔文进化论 B . 极力为殖民扩张进行辩护 C . 主张帮助殖民地发展经济 D . 反对西方向美洲输出商品
在现代术语中,殖民主义不仅仅指派遣殖民者在新土地上定居,也指建立一个能够使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结构。他们控制殖民地的手段包括(   )

①控制殖民地的内政外交 ②将殖民地的经济融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

③在殖民地推广欧洲文化 ④引进欧洲的商业技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材料中“世界与西方的冲突”主要指的是(    )
A . 西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B .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冲突 C . 欧洲封建帝国对世界的武装侵略 D .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冲突
下表为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表格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 . 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 . 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 . 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 . 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的常见现象,带动了人类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

材料二 

  1. (1) 指出材料一中我国人口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在15-19世纪,如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区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选择其中两个地区,概括其人口迁移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传染性疾病的肆虐③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③④
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 
A . 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 . 从生态视角解释殖民活动 C . 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D . 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为了保护棉纺织业者的利益,英国国会通过法令,禁止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输入棉织品。这一政策的变化对东印度公司冲击很大,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公司不得不对其经营方向作出相应的调整。17世纪,茶叶最初输入英国的时候,只有公贵族才能享用。18世纪中叶以后,在伯克郡斯特雷特利一个年收入约46英镑的六口之家,每周固定消费2盎司茶叶。

18世纪中叶以前,尽管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贸易尤其是茶叶贸易有所发展,但公司在东方的贸易重心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印度的棉纺织品是公司经营的最主要的商品。18世纪60年代以后,公司逐渐将其亚洲贸易的重心转向中国,茶叶贸易成为公司最大宗的业务

——摘编自谢瑞育《1834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研究》

材料二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饮茶成为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甚至说:“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

18世纪中叶,当英国东印度公司大力发展对华茶叶贸易的时候,清朝政府却实行严格的限制贸易政策。为了打破贸易地点和对象的限制,东印度公司汉文翻译洪仁辉就决定上京告御状,状告广州贸易制度的不合理。为安抚英人,清政府宣布各种规费一概删除,合并征收,但广州一口通商制度和行商、保商制度维持不变。1793年,当马戛尔尼首次以英国大使的身份访华,马戛尔尼使团的目标不仅仅是为英商排除贸易障碍,以便利英国对华贸易尤其是茶叶贸易的发展,而是要在国家主权平等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中英关系,但被清政府当作贡使接待。到19世纪30年代,很多英国商人都主张以炮舰对付“野蛮”的中国人。

——据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叶前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对华茶叶贸易产生的历史影响。
1692年,马萨诸塞的新殖民特许状规定所有者成为该殖民地的政治权利来源。有人评论道:各城镇会考虑所有独立人士的审慎意见。这些人的经济能力会让他们在城镇事务中享有按自己意志行事的自由;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实现多数人的统治,而是维持清教徒的道德共同体。”材料说明(   )
A . 马萨诸塞州是英国国教的道德共同体 B . 有产者的意见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C . 精英政治在殖民地有一定的历史传统 D . 清教徒决定着殖民地的政治经济事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移民队伍的组成上,商人、贵族、教士三位一体。在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督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土地制度方面,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二:从1813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在孟加拉,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人口曾经到过15万人,到1840年前后,只剩下3万至4万人了。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续发生。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西班牙是16世纪的海上霸主,从殖民扩张中获取了大量贵金属。然而,17世纪荷兰、英国和法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时,西班牙仍是原料出口国,并大量进口商品。这说明(   )
A . 过度殖民掠夺会削弱进取心 B . 贸易保护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保障 C . 封建制度阻碍了西班牙发展 D . 西班牙财富未能转化为产业资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墨子(公元前476-约前390)的思想大多依赖《墨子》以传,作为墨子思想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攻”思想是其思想结构体系中的核心。墨子反对具有侵略攻伐性质的不“义”战争,对于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持赞赏态度的,因为这种战争是符合“义”的。为了使“非攻”得以顺利实现,主张备兵自守是达到非攻和国家安全的手段和保证。墨子认为侵略攻伐是天下之大害,应当坚决反对和制止。墨子为促进其思想的实现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以实现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追求。

——摘编自赵英莲《墨子非攻思想及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等

材料二: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王朝领土扩张运动的阶段性成果,在中产阶级的兴起以及王权支持的背景下,三十年战争(1618-1648)激发了有关自然法问题的思考,产生了一套旨在限制国际战争破坏性的现代国际法体系。1625年,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说:战争实在是一个人性泯灭,天理不存的世界,必须找出某种具有无上权威的东西,某种普遍适用的伦理法则标准来对其加以约束和规范。他认为国际法应尽最大努力防止战争的发生,交战双方应严格遵守国际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实行人道主义,避免野蛮行为。战争结束后,和平条约应该得到各方的尊重和严格的执行。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墨子关于战争的思想主张并简述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现。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格劳秀斯战争观出现的历史背景,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从17世纪中叶起,三角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仅从17世纪下半叶,殖民者就从西非海岸运出了至少10万名黑人。可见三角贸易(    )
A . 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B . 阻碍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C . 导致印第安人被大量屠杀 D . 给美洲社会带来了灾难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新发现的土地殖民地化,又助长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斗争,然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广泛和更加残酷了”,以上解释正确的是(    )
A . “商业斗争”延缓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 . 斗争的最终结果是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 C . “各国”主要指西班牙、俄国等国家 D . “商业斗争”开始于17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