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地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

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材料反映出政治斗争的若干因素,请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政治斗争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从表面上看,1660年查理二世之复辟,是对清教徒革命的一种反动。可是实际上的发展并未如此顺利,查理二世恢复的不是伊丽莎白式的王位,而是立宪君主制的王位。”材料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理解正确的是(   )
A .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妥协 B . 一定程度上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 . 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得以恢复 D . 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威廉和玛丽虽有承继王朝之资格,他们被邀来英国,还是要经过一个选举的程序。君权既非神授而实由于民授,则国王之权利与义务势必需要新的调整”。材料旨在说明(        )
A . 英国国王经由选举产生 B . 议会控制了国王的权力 C . 国王权力来源发生变化 D . 光荣革命具有宫廷政变的性质
有人认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上表明(  )
A .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 .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 .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质变 D . 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 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3年,英国收入最多的2%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1/5,1867年则是2/5.在当时主流价值观念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种态度,在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它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济贫制度,取消救济原则,除非他愿意走进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的济贫院。

19世纪30-40年代,各种群众运动汇聚到宪章运动的洪流中,为避免法国式的革命,两次出任首相的狄士累利提出:“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自19世纪下半叶起,议会开始制定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到20世纪初,又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养老金法》、《工伤赔偿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转向福利国家,最终消解了由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文灾难。

——摘编自钱乘旦《寻找他山的历史》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2020年12月3日,习.平总书记宣布,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道,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摘编自张德勇《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完胜》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英国扶贫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英国自15世纪末开始海外探险和地理发现后,把注意力集中于西北通道和东北通道。从16世纪中叶起,英国开始对西班牙、葡萄牙传统的海外势力范围和殖民地进行渗透,觊觎富饶的亚热带、热带海洋和地区。这一变化(    )
A . 加快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B . 促成了英国海上霸权的最终确立 C . 推动了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探索 D . 重划了世界殖民版图的基本格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地方自治开始向近代转变,治安法官取代郡长,逐渐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年),经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l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1907年清政府的地方自治序幕在江苏的“上江”(上元和江宁)两县拉开,自治局、调查局、调查官署局等自治机构先后成立)同年,清廷令各省设立咨议局。)190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布《洛议局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等,从而形成了由城镇乡自治到府厅州县自治的等级地方自治架构。但地方自治未脱离“官治”,自治章程严格规定业务范围、活动规则;在相关政策的宣讲过程中,出现了民众误会、反对等现象。1909年,各省议员赴京请愿速开国会,遭到清廷坚决拒绝,矛盾很快激化,地方自治运动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

——编自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英国地方自治的相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1649——1660年,英国历史上出现了短暂的共和时期,克伦威尔执掌国家大权。马克思曾经评价这一时期的他:“克伦威尔兼有两个人的品质——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中白色恐怖的头目)”,下列史实符合该评价的是(   )

①领导纳西比战役全歼王党军主力   ②驱散“小议会”担任终身护国公

③颁布《航海条例》维护英国商业   ④取消宗教信仰自由扶持文化教育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英国的发展方式以和缓、平稳和渐进为主要特色,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种“英国方式”的是(   )
A . 贵族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 B . 热衷扩张确立了全球优势 C . “光荣革命”巩固革命成果 D . 参加协约国集团对抗德国
欧洲近代科学革命从意大利开始;此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使英国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至19世纪,英、法、俄、德、美科学研究迅速崛起,各领风骚。这说明了(   )
A . 英国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心 B . 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C . 19世纪科技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D . 民主政治的确立促进科学发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18世纪,欧美历史上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人物。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拿破仑主要活动列表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644年,取得马斯顿草原胜利

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

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1649-1650年,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1653年,自任“护国主”。

1793年,土伦之役崭露头角

1795年,平息王党叛乱

1796年,进军意大利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自称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公布《民法典》

1805年,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

1806年,颁布“大陆封锁令”

1813年,莱比锡战役失败

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

——根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   1793年,法国向英国宣战。华盛顿召开内阁会议,重申了美国在危机时期应当以安全和发展为主,不应当被激情冲昏头脑。大会决定,禁止美国公民在公海从事任何敌对行动;警告美国公民不得向交战双方非法贩运现代国家惯例法所禁运的任何物品;不得采取任何有损于与交战国友好相处的行为。

——摘自《华盛顿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 (2) 根据材料二,华盛顿政府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决议大多数由内阁提出,对于内阁的决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的英国是内阁至上而不是议会至上。这表明英国(   )
A . 议会失去对内阁的制约 B . 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C . 政治体制出现根本转变 D . 内阁有权决定国家大事
在英国,常务次官是各部的永久性的常务副部长,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总是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这一传统(   )
A . 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 . 表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 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 D . 带有浓厚民主共和色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写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的民主形式有何不同?
  3. (3) 材料三中所指的“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是指哪一政体的确立。该政体是如何确立并逐步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有西方学者记述,1714 年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后,“王室不干政,议会努力维护人民的自由”“沃尔波尔创建了辉格党政府,而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执政原则——坚持公平正义,从不妄想独立于议会而执政”。这一记述表明当时英国(   )
A . 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 B . 辉格党成为权力的中心 C . 三权分立体制正式建立 D . 责任内阁制显现雏形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16~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地区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在英法等国首先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 (1) 材料一中“1500年前后……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有哪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西欧思想革命的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图中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如果追溯历史,凡国家势力太强大的地方,资本主义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欧洲乃至法国阔步前进,这是因为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市民社会破除了封建制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政府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 B . 市场经济需用宪政规则约束住政府 C . 欧洲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 D . 资本主义发展摧毁了欧洲民族意识
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国王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这一长期 斗争的结果是(   )
A . 资产阶级与国王相互妥协 B . 共和政体的建立 C . 国王权力行使受到了限制 D . 议会至上的确立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无论是继续革命还是反革命复辟,都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同,都会导致社会的激烈而反复的震荡,英国当时的政治精英试图打破革命与复辟循环震荡的怪圈的举措是(    )
A .   推翻君主制 B . 通过立法限制王权 C . 改革议会制度 D . 确立责任内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