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 知识点题库

1895年,恩格斯承认他和马克思等人对当时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大决战已经开始是错误的判断,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提倡要利用合法斗争增强无产阶级的力量。恩格斯的这一认识(   )
A . 放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B . 适应了当时工人斗争的需要 C . 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 . 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变化
以下对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 . 资本主义已经处在垄断时期 B . 已经具备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 C . 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 .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1844年,恩格斯在其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就当下英国社会现状来看,要想让工人运动采用和平的方式已经彻底不可能了,阶级分化日益尖锐,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小的推动力就足以引起山崩地裂。这一论述(   )
A . 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 . 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 C . 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成就 D . 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
1898年,某学者构想了一套“太平世”理想社会,其要旨如下:

太平世构想

1 无国家,全世界查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城:2.总政府及区政府智由民选;---- 5儿童按年入毁养院,及各级学校。6 成年后由政府怡派分任农工等生产事业。7 病则入养病院,老则入养老院;------10 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劳作所入自由享用;----- 12 学术上有新发明者,及在眙教等五院有特别劳绩者得殊奖;13 死则火券,火券场比邻为肥料工厂。

由上图可知,当时该学者(   )

A . 主张引进西方民主共和制政体 B . 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 C . 将西方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D . 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结合材料和所学,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南 B . 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先后领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D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中国改革开放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诉求,10天后,被资产阶级政府镇压。1834年,里昂工人再次发动武装起义,提出了“推翻富人统治、争取民主共和”的口号。这两次工人起义(   )

①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③体现了国际工人阶级的联合

④说明工人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够取得胜利。1915年,列宁则认为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说明(   )
A . 理论创新具有时空印记 B . 主观立场影响理论认识 C .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来临 D . 理论认识需要推陈出新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无产阶级革命要同时在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却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论断。列宁的这一论断(   )
A . 说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应形势发展 B . 是立足俄国实际的正确理论 C . 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论断 D . 明确阐明了二月革命的性质
主题研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围绕“工业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历史关键信息进行研究,可确立的主题是(   )
A . 共产国际的成立 B .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 十月革命的爆发 D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一论断(   )
A . 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 . 体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 C . 剖析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D .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
读下表。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   )

事件名称

时间

国别

过程

结果

里昂工人起义

1834年

法国

起义工人在红旗上书写“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

被镇压

宪章运动

1836年

英国

“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呈送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

协会被解散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

德意志

从游行示威,发展为起义。最多时发展到 3 000 多人

被镇压

A . 欧洲工人运动已实现了国际联合 B . 早期工人运动从暴力捣毁机器开始 C .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 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马、恩的合作被后人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合作”,下列革命理论和实践属两人共同完成的是(   )

①改造正义者同盟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③完成《资本论》    ④参加1848年欧洲(德国)革命

A . 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特别是一九三四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毛.泽东这段话意在强调(    )
A . 共产国际应该对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负主要责任 B . 遵义会议是党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起点 C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 D . 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应排除所有外来因素的影响
夏学鉴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假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在中国“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他所描述的思想成就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 . 邓.小平理论 D . 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认为:“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盖自据乱进为升平,升平进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材料三:从 1920年开始,李大钊的思想出现了重大飞跃,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从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开始的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开展中,认识到改造社会必须采取激进的方法,必须到劳动者集中的地方去。李大钊逐渐认识到要从中国的特殊条件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对于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行民主主义,打倒官僚、军阀、封建统治阶级,第二步才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摘编自《李大钊史事综录》

请回答:

  1. (1) 阅读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者主张出现的共同原因。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高举的红旗上写着“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醒目字眼;英国宪章运动提出男性普选、年度议会、平均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和无记名投票。这表明(   )
A . 工人运动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B . 早期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性联合 C . 早期工人运动有较强的政治性 D . 英国宪章运动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
A . 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B . 是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C .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 . 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较慢,要看这个国家里工业是否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统一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尚未剧烈化,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

材料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论策略书》(1917年)

材料三: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

  1. (1) 据材料一、二比较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与马克思、恩格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中是如何“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的?”
  2. (2) 材料三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什么策略?其依据是什么?
  3.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认识。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述此学说的著作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法兰西内战》 C . 《德意志意识形态》 D . 《资本论》
列宁曾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该论断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   )
A . 对工人运动有科学指导作用 B . 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 . 带给无产阶级具体的斗争手段 D . 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