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 知识点题库

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材料表明恩格斯(    )
A .   强调采取城市斗争的重要性 B . 已预感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 C . 坚持暴力反抗手段的必要性 D . 看到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变化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点是(  )
A . 都曾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B . 都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 C . 共同领导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D . 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劳动群众的苦难,知识界一些先进人物,对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理性社会’的憧憬破灭了,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理想社会’”。这里的“他们”对新“理想社会”的探索(    )
A . 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 B .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C . 满足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 D . 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克思深入研究经济学,首先致力于研读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两个最重要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检查了这些经济学家的每一个命题,并把这些命题拿来同他所能得到的一切有关英法两国新近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比较。马克思相信,如果不实行进攻性的群众革命斗争来建立工人农民统治,就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信念。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不排除用和平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并没有给共产主义定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他清晰地解释了将来决定共产主义时代经济和生活的一些原则。马克思对于那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显露出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精密的科学分析,他的论述就是以这种分析为根据的。

——摘编自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时代背景。
  2. (2) 据材料归纳马克思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观因素。
马克思一生多次发表文章,谋求全人类解放,下面是马克思在不同阶段发表的文章及其相关观点和评价,其中阐述不正确的有(   )
A .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C . 《资本论》揭示资本家对剥削工人的秘密 D . 《神圣家族》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915—1918年间,《新青年》杂志共发表各类文章770篇,其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率为0.78%。1923—1926年间,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其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率为25.14%。材料反映了( )
A . 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减弱 B . 工人暴力革命的兴起 C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 . 救国的主流思想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

请选取近现代史中的一个史实,并运用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9世纪后期,恩格斯曾谈到旧式的起义、巷战和设置路障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火药的发展使国家军队处于不大可能被打败的地位;选举权的逐步扩展,使投票成为扩大社会主义影响的最有效方法。这表明恩格斯(   )
A .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 B . 背离了共产主义政治信仰 C . 注重反思实现社会主义运动的策略 D . 由革命者演变成改良主义者
有历史学者认为:“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以下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
A . 马克思指导了巴黎公社起义 B .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 . 马克思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 D . 马克思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主要是因为它(   )
A .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 .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 . 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D . 成为第一国际的行动纲领
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结论,但是对“打碎”的含义没有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铲除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将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交给社会的公仆。”这说明(   )
A . 《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 C . 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D . 巴黎公社失败根源在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
A . 使阶级矛盾空前的尖锐 B .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 . 迫使资产阶级减轻剥削 D . 解决了工人阶级的就业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

研究者及所处时代

史料来源

站论

范文澜/1945年

戊戌政变后粱启超所撰(变法通议》

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翦伯赞/1950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成奏稿)

自上而下地实......宪的政治主张,从而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变法六十年纪念活动论文集/1958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茅海建/2017年

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历次上书汇编

戊成变法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据茅海建《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者对戊戌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中国近现史大事记

时间

大事

19世纪40年代

鸦片战争魏源著《海国图志》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9世纪90年代

兴中会成立维新变法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5年

《青年杂志》创刊

1919年

五四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年

中共“一大”

1928~1930年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1945年

中共“七大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002年

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2年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思想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材料二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第2卷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共产主义革命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哪些实践活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创新?
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阶级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 
A . 新三民主义 B . 科学社会主义 C . 启蒙运动 D . 空想社会主义
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守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各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据此可知(    )
A . 耕作方式深受家庭影响 B . 家庭劳动必然产生国家 C . 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D . 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分化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提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论断用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 )
A . 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 . 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 C . 印证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D . 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阐述 
恩格斯指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下列对这段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B .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C . 偶然性在历史进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D . 历史发展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 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
A . 工人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 B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C . 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D . 工人阶级渴望建立自己的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