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影响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糠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晚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摘编于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 (2) 比较说明材料二中凯恩斯和怀特关于“国际经济主导权”观点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被采纳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据材料三,概括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 . 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 C . 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 . 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0 年德国有铁路 18560 公里,1890 年增至 41818 公里,为西欧和中欧之冠。……密密层层的铁路网把德国紧紧地箍在一起。1879—1880 年,俾斯麦实行普鲁士铁路国有化,至 1900 年前后国有铁路已占很大优势。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1876 年,英国人在上海私自修筑吴淞铁路,清廷把铁路看作是奇技淫巧,担心它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以 28.5 万两白银赎回后即行拆掉。1880 年 7 月,唐山煤矿开始产煤,为了把煤运出,清政府准许修建了唐胥铁路。铁路开通后,起初为了避免火车震动陵寝,决定车厢由骡马牵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或是直接侵占中国的筑路权益,或是通过贷款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铁路命脉。(至 1911 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 公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于运输和邮电建设的投资为 90.1 亿元,其中铁道投资 59.2亿元。到 1957 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 29862 公里,比 1949 年增长 35.8%。五年内,新建铁路 33 条,恢复铁路 3 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10000 公里。……在修建新铁路的同时,还加强和改造了现有铁路的技术设备,修建了许多复线,增加了通过能力。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德两国铁路发展状况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铁路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年份

165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非洲

100

95

90

95

120

198

亚洲(苏联除外)

327

475

597

741

915

1320

拉丁美洲

12

11

19

33

63

162

北美洲

1

1

6

26

81

168

欧洲与苏联

103

144

192

274

423

593

大洋洲

2

2

2

2

6

13

总计

545

728

906

1173

1608

2454

——据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上表为1650—1950年世界人口统计表。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船坚炮利以及商业资本主义扩张基础之上;工业革命后,其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变化说明工业革命(   )
A . 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B . 推动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 C . 加强了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和掠夺能力 D . 改变了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方式
表1所示为1751〜1831年英国人口分布占比情况(单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此时英国( )

时间

北部

西北部

南部

伦敦

1751年

23.2

21.5

37.8

17.5

1801年

22.2

26.1

33.4

18.3

1831年

21.6

28.3

31.1

19

A . 城市化进程发展较缓慢 B . 工业革命推动人口迁移 C . 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 . 医学进步促进人口增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摘抄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回答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支柱。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
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普通工人食物消费状况变化统计表,此表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期间(   )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食物

很少有肉类,以马铃薯为主,水果消费很少

马铃薯减少,家庭蔬菜量增加

香蕉消费普及,罐头、冷冻肉大量增加

A . 工人工资水平普遍较低 B . 加工食品超过了农业食品 C . 工人家庭支出水平提高 D . 英国人注重食物的多样化
【中外贸易与世界发展】

材料:

﹣﹣摘自刘炜、张倩仪《中国历史文化精解》

依据材料信息,从中外关联的角度,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恰当,说明合理,表述准确。)

  1848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多少基督徒呼吸,冒泡河面散发臭。”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的深入 B . 人民缺乏环保意识 C . 政府疏松的管理 D .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寻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主要指铁路。据此可知(   )
A . 近代民族工业重工业占主导 B . 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C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 D . 清政府开始接受西方的文明
根据对英国某镇十八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殖民扩张的深入 B . 圈地运动的影响 C . 手工工场的发展 D . 工厂机械化的冲击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较全面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普及推广于20世纪初。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也进入了鼎盛的阶段。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其内容多、范围广、覆盖面大、奉行“从摇篮到坟墓”式的包揽一切的福利政策,因此在降低贫困人口比重、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求、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司亚勤《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和弊端,陷入了步履维艰、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首先,日益增多的福利支出使得赤字攀升、债台高筑,许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黑洞”。其次,日益增多的福利服务使一部分人只想索取,不想奉献,社会保障制度违背了追求社会公平的初衷,导致了生产率的下降。再者,沉重的福利负担使西方国家生产成本上升,竞争能力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反过来更加重社会福利的负担。同时,沉重社会福利负担造成的压力,促使西方国家的社会危机和社会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自史柏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简析20世纪70时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陷入危机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4为1840年以来中、美、西欧、日的CDP(国内生产总值)世界占比曲线

箭头④说明:箭头④显示2000年以后中国GDP在全球占比迅速提升。其主要原因有: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中国入世带来巨大红利;中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国外交营造了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箭头①②③中任选一个予以简要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1772年开始,英国连续发布禁奴令。贩奴船一经发现即予以扣留并将奴隶贩子交给有关当局进行审讯。1807年,英国议会以283:16票的绝对优势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1825-1865年间,英国海军巡逻队共缉获贩奴船1287艘,释放约13万黑奴为自由人。1839年、1841年、1844年,英国三次与尼日利亚签订废奴条约,要求其废止奴隶贸易,进行以棕桐油、象牙、胡椒、木材、稻米等商品为主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费奇《西非简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废止奴隶贸易予以评析。

1833年英国兴起城市公园运动,强烈建议为人口密集、居住条件恶劣的地区提供公共散步场所,以此改善下层人民的身心健康,但并未引起英国政府重视。到19世纪后半期,英国政府通过《开阔空地法案》,城市公园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该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   城市治理能力有所提升 B . 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C . 城市无序扩张有所放缓 D . 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
依据如表数据,可推知当时英国(   )

1700-1831年英国工商业年增长率(%每年)

年份

工业

商业

1700-1760

0.71

0.69

1760-1780

1.51

0.71

1780-1801

2.11

1.32

1801-1831

3.01

2.13

A . 工业化已经完成 B . 社会福利大幅改善 C . 商业化停滞不前 D . 社会结构剧烈变化
“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段话反映了(    )
A . 印度最终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B . 印度已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 . 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 D . 工业革命客观上推动印度工业化进程
由分散到联系,从区域到全球是近代世界演进的突出特征。读图,回答问题。

阅读图1、图2、图3,结合时代背景,对近代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演进进行合理解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4

时间

事件

1492年

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1522年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7、18世纪

英国、法国、荷兰展开殖民霸权的角逐

1782年

詹姆斯·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

19世纪60~70年代

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1866年

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66年

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根据表格材料中任意三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三条信息,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