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知识点

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目的:为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内容
(1)经济方面:改革初期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但由于困难重重,遂将改革重心转到政治领域。
(2)政治方面:
①提出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②纵容自由化思想,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影响:导致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民族分裂运动加剧。
(2)1991年,苏共党内一些高级干部发动“八一九”事件。苏共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3)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4)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第二天,“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知识点题库

有学者认为:从斯大林时期起,历届苏朕领导人不顾生产力水平,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超前的“穷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难以维持长久。材料认为斯大林模式(   )
A . 由于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而存在弊端 B . 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C . 通过排斥资本主义以变革生产关系 D . 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初,他一直在思考改革,从何改起?戈尔巴乔夫心里没数。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考,他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但是,禁酒运动却遭到质疑和反对,到1988年便寿终正寝了。这从本质上说明他(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重点发展农业 C . 改革方向未明 D . 放弃计划经济
1991年7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私有化法》,根据这部法律,到1992年底,苏联有将近一半的工业企业将脱离国家控制。由此可知,该法律(    )
A . 使苏联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 . 促进苏联尝试推行了国家资本主义 C . 不利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 . 表明苏联全盘接受了市场经济模式
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高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是由于(    )
A . 苏联实力的相对下降 B . 美苏之间冷战有所缓和 C . 华约国家离心倾向加剧 D . 苏联完全放弃了霸权政策
苏联在1934—1935年的机器进口只相当于1931年的1/10,从1937年起就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这说明(    )
A . 经济危机阻碍了苏联对外贸易 B . 斯大林模式弊端逐渐暴露 C . 西方国家对苏联封锁逐渐加强 D . 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苏联在二战前建立了五大坦克生产基地:乌拉尔、哈尔科夫、鄂木斯克、列宁格勒以及车里雅宾斯克。1945年生产各类坦克29175辆。此现象
A . 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 . 源于五年计划建设迅速工业化 C . 表明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D . 与苏联不断改革经济体制有关
某学习小组围绕下列图片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的主题是(   )

      

A . 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 B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 C .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D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从1965年到1979年,苏联政府先后七次大范围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价格指数提高60%以上,同时规定对产品“固定收购,超售奖励”。这表明(   )
A . 赫鲁晓夫以农业为改革重点 B . 政府重视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C . 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得到有效解决 D . 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如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对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

A .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 . 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 . 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 . 是新经济政策的体现
表2为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从中可以判断出(   )

表2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89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国民收入

4.3

3.2

1.0

劳动生产率

3.3

3.1

 
A . 苏联经济发展陷入了滞胀的困境 B . 多市场少政府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出路 C . 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D .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建立各种经济核算组织,改组农工综合体管理 机构为经济实体,广泛推行租赁承包制等。此举旨在(  )
A . 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 B . 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 . 延续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D .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学者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农业产量,恢复遭到破坏的工厂和衰败不堪的城市。它取得了部分成功,把农业产量提高到了足以养活全体苏联民众的水平,但它没有能为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金,更无助于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和创造共.产.党梦想的丰裕经济。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充分肯定了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意义 B . 新经济政策解决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C . 新经济政策阻碍苏联集体化的实现 D . 不能过高地估计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1979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决议》规定:从1981年起,工业要基本上按照定额净产值制订产量,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基金计划。这一规定说明苏联试想(    )
A .   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控制 B . 通过经济效益来激励企业生产 C . 缩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D .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1970 年,世界上每 4 个科技人员中,就有一个在苏联。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占世界的 1/3。但因为科研经费由国家无偿调拨,科研成果也不属于企业自有。结果新科技成果只有 1/4 在国内得 到应用,且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 10—12 年。这说明(   )
A . 苏联的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 B . 科研体制制约科技发展 C . 国际环境影响科技成果转化 D . 苏联高度重视科学技术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工农业增长率统计表,这反映了此时期的苏联(    )

时间

1966~ 1970年

1971~ 1975年

1976~ 1980年

1982年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2.8%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4.0%

A . 综合国力下降 B . 工农业总值逐渐平衡 C . 经济发展停滞 D . 经济改革的效果有限
图8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年平均增长率,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

A . 产业结构失衡加剧 B . 国民经济日益失去活力 C . 经济重心转向农业 D . 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 .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B .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C .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有学者指出:1957年苏联的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把中心放在调整经济管理组织形式上,只是把经济管理的重心由中央转到地方管理机构从条条搬到块,即只是在条条与块块、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兜圈子。这说明当时苏联(   )
A .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B . 依靠行政命令推行经济改革 C . 力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 .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下表反映了1981- 1990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


1981—1982年

1983—1988年

1989—1990年

国民收入指数

0.96

1.11

0.91

固定生产投资指数

1.03

1.12

1.13

固定生产产出指数

0.99

0.93

0.92

材料消耗指数

1.05

1.04

1.07

上表说明当时苏联(    )

A . 经济有所发展 B . 经济结构比例失衡 C . 经济面临停滞 D .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苏两国重要转型期,如何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中、苏两党两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动荡的政治、经济秩序,引发了苏共领导权的丧失和国家的崩溃,致使国家走向解体。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摘编自钟鸣《20世纪80年代中苏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请根据材料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