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知识点题库

有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得出此观点是基于(    )
A . 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 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 C . “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 D . 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 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叶利别尔曼于1962年9月在《真理报》上发表《计划、利润、奖金》一文,提出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生产,以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观点,学术界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反映了苏联当时(    )
A . 农业集体化政策面临严重困境 B . 经济改革意在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C . 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D . 取消指令性计划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
A . 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 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 . 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 . 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
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 .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 . 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下表为苏联1950-1963年的经济数据。由此可知,苏联(    )

A . 经济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 B . 扩大企业自主权取得明显成效 C . 彻底打破经济体制的束缚 D . 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19年,列宁指出“如果把‘共.产.党’这个名称解释为似乎现在就实现共产主义制度,那就是极大的歪曲,那就是胡乱吹噓,会带来实际的害处”。这反映了列宁(   )
A . 缔造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 准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意在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 D . 正确认识苏俄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苏联工业总产值在 1932 年末增加到 1928 年水平的 219%,而美国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 56%,英国降低到 80%,德国降低到 55%,波兰降低到 54%。”材料可以表明( )
A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经难以恢复 B . 苏联国民经济总量已经跃居欧洲首位 C . 斯大林模式推动了苏联经济全面振兴 D . 计划经济体制在建立初期具有优越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4.2%

24.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9%

43.2%

22.5%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50.9%

32.6%

26.8%

1990年

71.4%

54.4%

59.2%

材料二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所谓“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新中间阶层”是难以准确定位的社会阶层,主要指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下,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改革委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发着人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提取其中的主要历史信息,概括提取的历史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产生原因。并指出这一历史现象的实质。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改革成功与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
据统计,1940年到1952年,苏联农业总产量(按可比价格计算)仅增加10%,工业产量则增加1.3倍。还有数据表明,苏联城市人口从1926年到1952年增加了两倍以上。面对经济困局,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   )
A .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 推行农业集体化 C . 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 D .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据统计,1961~1987年,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石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这可以用于说明(    )
A . 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B . 美国对苏联围堵政策取得成效 C . 计划经济不利于科技创新 D . 苏联经济缺乏市场竞争效益不高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在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1956年9月,苏联《新世界》杂志刊登这样的报道:一个拖拉机站和一个集体农庄因为反复犁一块耕地的问题发生争执。拖拉机站认为,根据规定这块耕地仍然要再犁一遍,而农庄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但结果是,该农庄的农民看着刚刚被犁过的土地重新被犁了回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苏联(   )
A . 经济体制改革亟须深化 B . 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 农业经济问题积重难返 D . 注重激发基层劳动者活力
下面是1971~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投资结构表。

国民经济部门

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比重(%)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981~1985年

工业

50.5

49.5

50.8

农业

28.7

28.2

26.4

交通运输和邮电

15.5

16.8

17.6

建筑业

5.3

5.5

5.2

商业、物资技术供应

0

0

0

材料说明,此时(    )

A . 苏联社会经济出现重大困难 B . 政府重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 . 政府经济改革活力日益减退 D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1957年5月10日,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工业和建筑业改组的法令,决定撤销25个管理工业和建筑业的部,只保留与国防工业直接有关的航空工业部、造船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学工业部、中型机器制造部,相应地撤销了113个各加盟共和国的部。同时规定,全苏建立105个经济行政区。每个经济行政区设立一个国民经济委员会,所有原来各部所属企业一律下放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改组法令实施后、地方和企业往往不考虑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和资源保障情况,力图建立闭关自守的独立经济体系,从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分散的局面,导致基本建设战线越拉越长,严重降低了投资效果。此外,改组还破坏了统一的技术政策、使统一行业的科研和设计力量无法集中。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摘编自顾学宏《评赫鲁晓夫时期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1. (1) 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苏联工业和建筑业改组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苏联工业和建筑业改组的影响。 
从1958年起,苏联陆续出台了农业新措施,由国家通过计划以公顷计算收购量,按地区分别规定的统一价格收购一部分农产品,其余农产品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这一措施有利于(   )
A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 . 促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 .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为实现工业化积累所需资金
1946年,斯大林指出:“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斯大林还特别强调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重要作用,上述言论表明斯大林(   )
A . 旨在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 无意改变国家发展模式 C . 抨击西方民主制的虚伪 D . 意在扩大苏联的影响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20年国家已掌握了全部大、中、小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统一由全国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管理,并分行业建立了水泥、煤炭、糖果、烟草等71个总管局,分别管理所辖企业的供、产、销计划。失去工厂的资本家勾结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分子来破坏本企业的生产,如顿巴斯煤矿主就彻底破坏了顿巴斯大煤矿的生产。小企业主也担心自己未来的命运,故意缩减生产,甚至关闭企业。

——摘编自周福绵《试论苏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

材料二:苏共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经济要“加速发展戈尔巴乔夫指出:“工厂、农场、农庄实行自筹资金,取消对本企业生产食品的副业的限制,扩大合作社的活动,鼓励小生产和小商品的个体劳动,关闭不赢利的工厂。”这些措施实施后,苏联1984年国民经济增长率仅为2.6%,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低点。经济状况的恶化引起苏联人民对政权的极度不满。

——摘编自李晓辉《苏联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战时共产主义在工业方面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加速发展”战略的内容,指出戈尔巴乔夫为应对“加速发展”战略的失败而采取的策略及结果。
斯大林逝世之后,马林科夫执掌了苏联党政大权,提出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方针,包括反对个人崇拜、健全法治,改变不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制,重申列宁“与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国际国内形势。但在赫鲁晓夫等人的反对下,新方针很快失败,马林科夫被迫辞职。结合材料信息和后续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B . 赫鲁晓夫等试图固守斯大林模式 C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尚未全面暴露 D . 新方针方向正确,启发后续改革
当西方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时,苏联的五年计划取得巨大胜利,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西方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它行得通”中的“它”指的是赫鲁晓夫改革 B . “模仿”的典型代表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 苏联因其经济水平低而并未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 . 美国记者参与政治,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