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多样性 知识点题库

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  )
A . 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 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 不同社会制度的冲突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材料体现出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
A . 要求清朝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 B . 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 C . 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D . 凭借其经济实力逐渐独占中国市场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 . 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B . 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C .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D .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的工业化时代,成为近代以来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最恶劣的时期。城市缺乏阳光、清洁的水和无污染的空气,饮食单一,而且大多数人处在慢性饥饿状态中,即使较为富有的阶层也不得不面对这种状况。工人的处境更加悲惨,他们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缺乏最起码的工作安全和生活保障。他们通常居住在被隔离起来的臭气冲天的贫民窟里,饱受饥饿、疾病和瘟疫的折磨,往往年纪轻轻就被夺去了生命。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带来的却是城市居住环境的空前恶化。

——杨共乐《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材料二   在艰苦抗战的岁月里,一位建筑学家在四川南溪李庄的斗室仍潜心于他所热爱的事业,奋笔写下一个学者的良知文字: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

——摘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分析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做的“逆时代”思考是什么?这位建筑学家的祈愿与思考在20世纪70年代变成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共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那些促使人们保护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历史教训。

历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声。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请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推断这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
A . 欢迎回家 B . 永远的朋友 C . 点燃心中之火 D .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拉伯”(欧洲Europe和阿拉伯Arabia)的出现,开始思考“whoarewe"的问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
A . 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 B . 南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C . 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D . 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
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在文化上,他们也有共通之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 . 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 . 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D . 把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融合
贝蒂妙厨是美国著名的烘培品牌。1936 年发布的第一个企业标志贝蒂是一位典型的欧洲 白人形象。但到 1996 年,贝蒂的形象变为多血统的美国人,肤色变黑,面部特征是美国 多个族裔的混合。从这个变化可以判断(   )
A . 白人在美国社会中已经不占多数 B . 美国社会普遍对移民持接受态度 C . 企业根据社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D . 美国社会已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材料二:

材料三: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政府确立了“教育立国”的方针。从1966年开始,新加坡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英语和母语(主要是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在后来被认为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

——摘编自张耀源《新加坡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在中国人出国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大量华工出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述美国人口与移民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加坡文化的特征,并结合所学说明其特征的表现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A . 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 B . 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 . 第三世界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 D . 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二战后,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度语和英语,而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在埃及,官方宗教和官方语言分别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但也有不少人信仰基督教并使用英语和法语。这体现出新兴民族国家(    )
A . 完全摆脱宗主国影响 B . 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 C . 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D . 独立过程中留有隐患
20世纪50年代,印度实现独立后,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下列项中,属于印度文化多样化来源的是(    )

①殖民主义    ②民族主义    ③社会主义    ④甘地主义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