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题库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   )

A . 尚书-门下-中书 B . 门下-中书-尚书 C . 尚书-中书-门下 D . 中书-门下-尚书
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中国地方省制的开端   ②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③④
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

A . 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 .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 . 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D . 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费正清认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出现了“不能肯定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会被认为是统治人民的理想的典范”到“保存中央集权国家成为每个有野心的政治家的自然的和公认的目标”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 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 B . 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式确立 C . 藩镇割据面的终结 D .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包括对被统治者的欺骗技巧是否高明以及是否采用斩草除根式的残暴镇压等。强者、掌权者的主观欲望与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决定了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结果。

——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材料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关系在今天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人民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上,“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二,在代议机关和行政、司法机关关系上,后者由前者产生,它们是单向的制约关系,而不是双向的制衡关系,即遵从议行合一的原则;其三,在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之间存在着分工和相互制约,这和“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三权分立”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相互制约、彼此牵制,那么,也就意味着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机关要受到非选民选举产生的力量的制约,这实际上降低了立法机关的地位,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落空,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姚爱芳《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对东西方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解。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不推行“三权分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历史一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材料:在晋文公即位之前,晋国内乱频繁发生,国内阶级矛盾积累已久。韩原之战战败后,晋国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赋税十分沉重。很多人民被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晋国迫切需要减轻奴隶债务和腹水来缓解社会矛盾。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开始按军功大小奖助人们土地、奴隶和官职,改变了传统“不劳而获”世卿世禄制的分封标准,给晋文公推行新的世卿世禄制打开了缺口,晋文公即位后,总结了惠、怀二君丧失民心的教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笼络人心,确立了以“贤、能、德、义”为标准的分封原则,提拔了许多贤能义德之士,形成了新的世卿世禄制。此外,晋文公还确立了“贤、能”的用人标准,他将才华横溢的先轸升为中军元帅,还规定异姓宗族“掌其远官”。

——摘编自《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影响。

如图所示政治结构反映的制度是(    )

A . 宗法制和郡县制 B . 世袭制和分封制 C . 世袭制和郡县制 D . 宗法制和分封制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当西汉统治集团腐烂到发臭的时候,王莽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主要危机是土地的高度集中,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大批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被排除出来成为不生产的流民,乃至沦为奴隶,并且看出了要抢救地主阶级临于崩溃的统治,必须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一次改革。王莽下诏“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此外,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大都市设五均司市师,由诸司市负责平抑物价、兼办赊贷,并把盐、铁、酒、名山大川、钱布铜冶、五均赊贷等由政府经营。王莽更是别出心裁,罢废五铢钱,前后推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货币政策和货币形制等。王莽的车子是向前开的,他希望把他的车子开到他理想中的新朝;但中途遇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被迫折回。历史的车轮是不走回头路的,在折回的时候,他翻了车,被压死在历史车轮之下。——摘编自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王莽改革的必要性。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王莽进行改革的措施。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 (1) 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 (2) 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

A .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 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 C . 世官制到察举制的转变 D . 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着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基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始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 (1) 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的意义。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九卿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 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 .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 . 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D . 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了解我国古代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该书特别推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    )
A . 恢复夏朝传统等复古思潮影响较大 B . 国家的统—日益成为政治现实 C . 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 D . 开始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宗法制 D . 行省制
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  )
A .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 . 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 . 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 . 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国。由此可知(    )
A . 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B . 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 C . 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 D . 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
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贵族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的祖先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他们大肆宣扬“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和“皇天无亲,惟德是轴”。西周贵族的宣传(   )
A . 旨在为新政权的合理性制造舆论 B . 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 C . 有利于当政者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 . 表明西周政治受到儒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