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点题库

2012年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一项科学成果问世181周年,这项成果是(  )

A .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 . 揭示物体运动三定律 C . 解释光电效应 D . 创立狭义相对论
一般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但是,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深度和利用效率,却不是同步的。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

A . 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互联网 B . 相对论——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 . 原子能的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D . 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的利用——相对论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 ④“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算不出人性的贪婪。”

A . ①拉马克②法拉第③玻尔④牛顿 B . ①达尔文②普朗克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C . 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布鲁诺 D . 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获得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 B .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 .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 . 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识图

材料二  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1. (1) 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形成的因素各有哪些?它们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 (3)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科技中心的迁移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运用带来的结果看,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

①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往往隐含利与弊的双重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移动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材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取代了蜡烛,并已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这一伟大变革都源自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两大革命是西方文明对人类发展的杰出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伦敦就以“雾都”扬名。19世纪末期,伦敦每年就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这样的“雾日”,冬日破晓呛人的黄雾成为伦敦的标志性景观。街上行人的衣服和皮肤上沾满了肮脏的微尘,公共汽车的挡风玻璃蒙上烟灰,只能开着雾灯艰难地爬行。公路和泰晤士河水路交通都几近瘫痪,警察不得不手持火把在街上执勤。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激增,而浓雾使救护车根本动弹不得。

——整理自《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3期

材料四 科学技术的成就与限度

病毒的发现:脱氧核糖核酸

医学进步、磺胺药、抗菌素、安定药

核武器的扩散

原子能的利用;电子学

自动化

技术造成的失业

科学技术和对人性的了解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析科学技术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2. (2) 美国学者菲利普·李·拉尔夫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世界各种问题的根源与出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 . 电力与蒸汽 B . 电力与钢铁    C . 蒸汽与煤炭 D . 煤炭与钢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文明的代价

   1962年,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预言了一个没有鸟鸣的世界,引发了当代环境保护运动。试以“人与环境”为主题,叙述人类在工业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000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 电灯的发明 B . 飞机的发明 C . 蒸汽机广泛使用 D . 内燃机广泛使用
20世纪20年代以后,集权国家利用新的大众媒介宣传集权思想,向大众灌输:如果希望民族得救,就必须有强而有力的领袖。这些集权国家的统治者,经常利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两项发明顺利掌握权力。这两项发明是(  )

A .   电话和照相机 B . 无线电和电影      C . 录音机和电视 D . 网络与电脑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A . 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 . 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 . 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 . 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二十世纪中前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
A . 电视和电影 B . 铁路与飞机 C . 报纸和广播 D . 网络与漫画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不符合该论述的是(    )
A . 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B .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C . 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D . 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爱迪生发明了每次只能一个人观看的“活动视镜”,并在美国注册了专利,但不愿多缴交费用以将专利权扩展到欧洲。卢米埃尔兄弟等人改进了此技术,可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电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这说明(    )
A . 欧洲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赶超美国 B . 美国的专利制度尚未完善 C . 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影响技术发展 D . 专利保护促进了技术发展
1769年,蒸汽机作为一项实用的发明已进入到应用阶段,后来才得到科学原理的改进和发展。而电报通信的发明是(   )
A . 垄断组织推动的结果 B . 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 C . 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 D . 经验技术积累的结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近现代时期,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工业发展的主体。 其中为电气时代到来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法拉第 C . 爱迪生 D . 瓦特
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   )

①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②去德国欣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③通过电视观看第14届奥运会  ④去电影院观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