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知识点题库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           

A . 发展迅速 B . 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 . 内部管理不善 D .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 . 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 .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 .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 .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B . 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C . 中国开放程度不高 D . 美国棉织品价格高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 .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 .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 .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是唯一没有间断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古代创造了很多为国人骄傲的奇迹,但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后中国却不断遭到西方的侵略,惨遭蹂躏。这其中必然有我们值得思考借鉴的原因或教训。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之。(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B . 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 . 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D . 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 . 英国 B . 德国 C . 俄国 D . 日本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是在(    )

A . 鸦片战争后 B . 19世纪70年代前后 C . 甲午战争后 D . 一战爆发前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由上可知这一时期(    )

A .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B .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C .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D .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湖北工业史》载,1861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到1873年将原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蒸汽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这表明(    )

A . 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已合法化 B . 部分民族企业由手工工场转化而来 C .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 . 列强入侵客观上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解放战争期间,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瓶里喝水。”这一现象一直维持到新中国成立。这反映出(  )

A . 美苏冷战局势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 B .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与效果存在差异 C . 连年战争降低了中国人民的购买力 D . 科技革命增强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有同学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军管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D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 . 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 .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 . 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 . 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年份

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

钱庄

外国洋行

外国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底

70

14

12

4

100

1898年底

51

11

38

0

100

1899年底

85

0

15

0

100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
  3. (3) 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
下表反映了民国21年—2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占的比重。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美友好通商互助条约》签订,美国对华出口贸易总体呈攀升趋势 B . 英国逐步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对华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日趋下降 C . 国内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日本对华出口贸易占比逐渐下降 D . 德国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增长颇快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19世纪末F1主要来自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 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F2减小,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 . 1927-1936年间,F1主要来自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 F2的最根本因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
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

时间

北京(北平)

天津

上海

全国

1925年

23

14

33

84

1934年

2

10

59

93

——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

A . 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B . 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D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B . 棉纺织业取代传统丝织业 C . 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 .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漫画往往蕴含者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所示解读准确的是(   )
A . 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B . 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C .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D . 实业救国思想取得了重大成就
洋务运动期间,当清政府试图减少天津机器局工人工资时,李鸿章说:“该局所雇华匠……若停减制造,量予半价,在彼不足自赡,势仍散归洋厂。”据此可知,当时(   )
A . 李鸿章重视保护工匠的利益 B . 政府无意扩大军工企业规模 C . 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D . 洋务企业经营资金出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