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知识点题库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 洋务运动时期 C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 .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 . 服饰的西化 B . 洋货倾销中国 C .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 . 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 . 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 . 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C . 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据此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是

A . 西方文明的冲击 B .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
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A . 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 . 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 C . 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 . 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本质上反映了( )

A . 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B . 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 . 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 D . 平等自由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  )

A . 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 . 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 . 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 . 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

—《求婚尺牍》吸引了从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

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

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

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

神。”这反映了当时(    )

A . 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B . 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 . 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D . 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 . 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 . 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 . 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     D . 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代以来,上海、黄埔等繁华地段经营西装、洋服、时装等业的西装店共有140家。“风气所趋,人人好异”,服饰自成一派,称为“海派”。这一现象(    )

A . 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 B . 说明上海居民普遍接受西方服饰 C . 源于辛亥革命彻底批判传统文化 D . 与上海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有关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

A . 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 . 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C . 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 .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

A . 包办婚姻仍是普遍现象 B . 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 . 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 . 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下图是电影《歌女红牡丹》的剧照。这部电影是(    )

A .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B .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C .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戏剧片电影 D . 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民国和建国初期以及当今又一次风靡的女性旗袍是源于下列哪个民族的(    )

A . 汉族 B . 维吾尔族 C . 满族 D . 蒙古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版印刷。“小报”流行于南宋,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它的出版,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

——摘编自梁甲庐《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二: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时务报》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同时,一大批学习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如《农学报》、《新学报》、《格致新报》、《普通学报》、《中外算报》、《地学杂志》等。除《地学杂志》在北京出版外,其余都在上海出版。文学期刊也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著名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些刊物上首先和读者见面的。1927年后,沪宁一带成为全国报刊的中心,上海一地报纸超过五十家,全国日发行量五万份以上的报纸全部集中在上海。

——摘编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报纸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报业出现的新变化。
清末竹枝词曰:“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里描述的“招商局”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
A . 揭开中国航空业的序幕 B . 奠定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 . 推动交通运输业近代化 D . 实现中国航运完全自主
明代中叶以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追逐奇装异服,甚至以男女错位的“服妖”来展现自我。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 . 社会统治处于失衡状态 B . 理学的影响力削弱 C . 城市物质生活条件提升 D . 民众创新意识增强
电灯、自来水刚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击”,“谓(自来水)饮之有毒,相戒不用”。这表明近代上海(   )
A . 战乱频仍民生多艰 B . 城市设施完善 C . 工业文明曾遇阻力 D . 市民善于学习西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山装是由孙中山设计而率先穿着而得名。1930年广东省政府提出用国货,穿中山装。1933年陈肇英向国民党中央提交《重厘服制严用国货案》,建议“重厘服制,以定人心,顾及本源,以崇国货”。行政院批复,除党员服装须党务系统批准外,其余公务人员均穿中山装。1936年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统一制服,式样为中山装。从此,中山装正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同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规定“学校教职员服中山装为原则”,学生服装式样为“衣裤中山装”。无论是江苏小镇,还是广东、福建两省诸县,也无论是西北的渭南地区,或者是西南的四川、云南诸县,甚至是作为英国租界的山东威海,国人均流行穿着中山装。《申报》广告经常刊登专门为小学生提供中山装的广告,如上海国民书局销售中山童装,称“小学生宜服中山童装,以资不忘开国元勋,又能增进革思想”。冯玉祥曾说:“中国的长袍大褂”,“糟蹋布料,妨碍行为”,而“中山服……中西兼长,至关重要”。

--摘编自陈蕴莤《身体政治:中山装的诞生与流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山装流行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山装流行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央视网·新闻频道(2018年11月)

比较上面四幅图片,从图中内容提取新中国年夜饭变化的一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具体、明确,说明史论结合、逻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