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 知识点题库

有英国学者指出:美国霸权已经衰落,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世界未来的多级化格局仍不明朗,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地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这表明(    )
A .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化 B . 政治冲突均与各国经济利益有关 C .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D . 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 . 《新民主主义论》 B . 《论联合政府》 C .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相比较,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是(  )
A . 由中心城市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 B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 从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足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
A .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列宁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其本意是指(    )
A . 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 . 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C . 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 . 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1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这一变化反映了()

A . 社会主义工业的基础基本建立 B .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C . “一五”计划指标已超额完成 D .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问题初显
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此间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    )
A . 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 . 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 C . 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 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
196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年度报告中对当时的形势很悲观:“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际形势仍在恶化……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而且,我强烈地感到时间愈来愈不够用。”这里的“时间愈来愈不够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 .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劣势 C . 二战后联合国被美国操纵 D . 大国强权政治促使地区冲突严重
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
A . 美国和苏联 B . 德国和苏联 C . 德国和美国 D . 苏联和中国
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   )
A . 美与英法在分赃问题上矛盾尖锐 B . 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 C . 德国强烈抗议英、法、美的制裁措施 D . 意大利懊恼之余退出了巴黎和会
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这一变化(   )
A . 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 B . 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 . 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 . 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964年法国宣布了即将与中国建交的决定。美国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法国的行为“损害了自由世界的安全和政治利益。这反映了当时(   )
A .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加剧 B . 中法关系改善冲击两极格局 C . 欧洲联合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D . 中国多边外交取得较大成就
以下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签订的条约的部分内容:“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据此成立的机构是(   )
A . 关贸总协定 B . 欧洲煤钢共同体 C . 欧洲经济共同体 D . 欧洲联盟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    )
A .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D . 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观察以下时事漫画,说明美国(   )

A . 欲改变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B .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心存不满 C . 与欧洲国家关系趋向恶化 D . 试图终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图8为“天花在新大陆传播路线图”。在西欧殖民者登上美洲之前,美洲从未有过天花病毒。1521年到1527年,中美洲拥有800万人口的阿兹特克帝国与南美溯600万人口印加帝国先后被西班牙数百人的队伍征服了。18世纪美洲本土印第安人几乎丧失殆尽。对此推论合理的是(   )

图8

A . 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B . 三角贸易寻致疫情 C . 先进必定战胜落后 D . 疫病终结商业革命
图2为美国iPhone手机厂商苹果公司的利润分布图(2010年),这表明(   )

图2

A . 中国劳动力在当时最为廉价 B .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利益分配失衡 C . 美国掌握苹果手机核心技术 D .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1932年5月20日,胡佛给一个公共工程的倡导者写信说,美国“不能靠挥霍而使经济繁荣”。当国会通过了一项2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时,他否决了它并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称之为“史无前例地滥用公共财产”。这表明胡佛(   )
A . 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 B . 反对社会对穷人的救济 C . 认为美国摆脱了危机 D . 加强对财政的直接监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14年至1945年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势,并运用相关史实对该趋势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