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题库

2012年1月11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印度驻华使馆举办的中印联谊活动并致辞,他说:“中国和印度的和平发展,对对方是机遇,对世界也是机遇。”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 . 日内瓦国际会议 B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 .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 . 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 . 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改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①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亚非会议顺利进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 .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 .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99年,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他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

A . 高度赞扬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B . 指出中美文化观念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 . 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 . 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 ②日内瓦会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③②①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上面这段话,是周恩来在什么场合说的?(     )

A . 1950年1月访问苏联 B . 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 C . 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D . 1971年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 “另起炉灶” C . “一边倒” D . “求同存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酷爱走动,全国各地都喜欢去看看,但却不喜欢出国。他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第一次是在1949年12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开始后仅两个小时,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贺电就发到了中南海。两个月后,新中国主席毛.泽东决定亲赴莫斯科访问。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商谈废除不平等的中苏旧约,签订新约;寻求苏联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此次出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正式出访。第二次是在1957年11月,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出访莫斯科,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简称莫斯科会议。因为在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泄露之后,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引起了思想混乱,所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互相交换意见,认为有必要召开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统一思想。这两次出访的目的地虽然相同,但出访过程、所受待遇却截然不同。

材料二   中国日报网 2016年1月26日电: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平应邀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展开今年首场外交活动。习主席5天之内到访4个城市,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世界媒体纷纷对习主席的中东之行“点赞”。 彭博社报道称,“在世界最动荡地区之一的中东,习.平完成了一次旨在提振中国在该地区外交影响力的行程。”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报道称,“习.平中东之行对成就中国的全球经济、政治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两次出访苏联时的国内外环境。概括说明这两次出访活动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原因。当前,我国外交的基本政治目标是什么?

  3. (3) 习.平的出访与毛.泽东出访时相比国际国内局势的显著变化时什么?

某人论述中国的某一外交举措时说: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 .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不结盟政策 D . 多边外交战略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

A . 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 . 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 . 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 . 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
在谈及中法建交问题是,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说,两国建交“只是如实地承认世界而已……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迟早会觉得应该仿效法国”。据此可知(   )

A .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入到新阶段 B . 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要中国助力 C . 建交是冷战格局下中法的理性选择 D . 中国的大国地位已被普遍认可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

A . 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 . 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会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
A . 唤醒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 B . 通过了非集团、不结盟的自主外交政策 C . 符合亚非国家保持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 D . 为不结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是其起源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
A . 官方交流 B . 高层互访 C . 以民促官 D . 经贸引路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也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临别之际毛.泽东以《离骚》中的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相赠,被传为中印友谊的一段佳话。这说明(    )
A . 美国敌视新中国政策破产 B . 中印矛盾和冲突暂时解决 C . 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印关系 D . 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______年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的一年,在联合国第26届联大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合法席位的议题。(    )
A . 1971 B . 1970 C . 1919 D . 1923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D .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9年7月的第一次《加拉罕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秘密条约,归还中国领土,放弃租界、领事裁判权、庚子赔款及中东铁路的特权。1921年8月,苏俄驻华全权代表越飞抵达北京,与北京政府谈判恢复两国外交关系问题。但因中东铁路和苏军出兵外蒙古等问题,双方僵持不下,谈判无果。之后越飞致函正在洛阳的吴佩孚,希望合作,但遭到吴的拒绝。1923年1月,越飞与孙中山在上海会晤并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苏联明确表示对孙中山的全力支持。10月,鲍罗廷抵达广州,力图促使国民党早日彻底改组。同年12月,加拉罕重新发布1919年和1920年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译文,删去了第一次宣言中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文字,并照会北洋政府外交部,要求北京以其修改后的文本为准。1924年5月,中苏之间达成《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苏联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租界特权、庚子赔款等,中国在外蒙的主权得到承认,并将成立一个委员会安排苏联从外蒙撤兵事宜。

——摘编自[美」马士《远东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开始两个小时后,毛.泽东就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到了苏联发来的贺电。10月2日,苏联政府来电,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了第三天,中苏双方已谈妥互派大使的问题。1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195.年2月14日,中苏两国领导人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货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根据新条约和协定,苏联将于1952年年底撤退驻旅顺的军队,归还雅尔塔协定和1945年旧条约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权益,并承诺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

——改编自王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及何明、罗锋《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世纪20年代苏俄(或苏联)对华外交政策的要点,并分析其目的。
  2. (2) 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