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知识点题库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这充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  )

A . 能抓住机遇,根据国情进行改革 B . 能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发展生产 C . 能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 D . 能发展经济作物,加强对外贸易
下列属于19世纪中叶俄国激进派的主张和活动的有(   )
①农民向地主赎买坐地
②公开批评农民制度
③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
④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④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 . 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 . 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 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 . 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 . 提高少数民族素质 B . 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 . 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 .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 . 东周平王 B . 东汉光武帝 C . 曹魏文帝 D . 北魏孝文帝
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

A . 为西欧各国加强王权作理论辩护 B . 号召欧洲各国人民为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 .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理论辩护 D . 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机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

A .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 . 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 . 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 .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关于梭伦改革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平民发生大规模暴动 B . 普通民众没有充分享受民主 C . 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土地财产 D . 个人独裁现象严重
19世纪日本尊攘派的形成表明()

A . 中下级武士已认识到幕府的反动面目 B . 日本天皇和幕府将军的矛盾日趋公开化 C . 民族矛盾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 D . 西南强藩的大名已同幕府将军彻底决裂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
A . 阶级矛盾尖锐 B . 民族矛盾尖锐 C .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D . 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1881年3月的一天,圣彼得堡街头响起了爆炸声,一位沙皇被炸身亡,这位导演了20年前改革的沙皇,曾经赢得过“解放者”的美誉。这位被炸身亡的“解放者”是(    )

A . 亚历山大一世 B . 尼古拉二世 C . 彼得一世 D . 亚历山大二世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 . 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 .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 .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 .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 . 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 . 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D . 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 . “废藩置县” B .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 “殖产兴业” D . “文明开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1835—1901)的《劝学篇》发行百万余册,并一度被作为中小学教科书。他将卢梭“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话在《劝学篇》的开篇以“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运用天赋人权的理论,从自由、平等的角度对儒家的名分论和忠孝道德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认为这样的道德“归根到底是让他人之魂占据我身”。

材料二:左右了清末教育现代化取向的张之洞(1837—1909)著《劝学篇》时,中国正处于甲午战败后。他的劝学如其本人所说:既要正人心,又要开风气。他从本末的角度,认为儒家的圣道即伦纪、心术,是不变的本学,是优于西方的。以此看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权说则“不可行也”,是“无一益而有百害”的。他认为,“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桂勤《从〈劝学篇〉比较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领袖胡适(1891-1962)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之中,针对各地杂志报章上讨论“中国本位文化”、“全盘西化”的争论,分析并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而他认为“抗拒西化在今日已成为过去,没人主张了。但所谓折衷,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的走上世界化的路。”

——摘编自方克立、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 (1)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张之洞《劝学篇》中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之洞、胡适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迁都洛阳 B . 推行三长制 C . 实行均田制 D . 制定俸禄制度
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
A . 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 B . 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 C . 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D . 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阅读下到材料

材料一: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丈轨表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材料四:如图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你认为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三、四分别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同时指出这些措施在政治、思想上所起的作用。
  3. (3)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推进改革举措方面给后人哪些共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