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知识点题库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法案实际上是(  )

A . 美国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法律依据 B . 使西班牙法西斯化的“绥靖政策” C . 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 D . 为英国购买美国军火量身定做的“特别通行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镇,1937年曾遭到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基于悲愤,创作了这幅名画,按照毕加索的解释,它表现了愤怒、暴行和死亡。

材料二 协议签订后,希特勒对他的党羽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坚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材料三 日本驻英国大使吉田茂指出:“尽管日本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个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骨子里显然是要和德意联合起来对抗英法,并进而对抗美国。”

请回答:

  1. (1) 格尔尼卡的悲惨遭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 (2) 当时的世界大国对西班牙的命运各采取了什么态度?

  3. (3) 材料三中的“协定”指的是什么?这一协定的签订与德日的侵略扩张有何关系?为什么德日的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

下列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法绥靖政策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B . 都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质 C . 都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D . 都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
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  )
A . 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 B . 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 C . 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和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的政策 D . 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政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下列说法中符合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背景的是(    )

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②受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国内民族主义思想高涨

④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耿耿于怀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③④ D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巨大影响有(   )

①垄断不复存在                 ②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加剧

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④促使法西斯势力抬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英、美之间是盟友,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彼此间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分歧。在战略上,有“先欧后亚”与“先亚后欧”之争,即同盟国是集中力量,先击败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呢,还是先击败东方的日本法西斯?丘吉尔是“先欧后亚”的主张者,而蒋介石则是”先亚后欧”的主张者。双方都把美国作为游说对象,争取美国能站到自己一方来。

——摘自《蒋介石日记解读:宋美龄与丘吉尔》

  1.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设计说服美国“先亚后欧”的理由。

  2. (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英美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中“先欧后亚”战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运会对世界大战时期的全球政治骚乱没有免疫力,如191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奥运会不得不必取消。

材料二:1980年,对于美国运动员来说没有夏季奥运会,因为美国奥组委官员和总统吉米•卡特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作为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报复。……作为对美国抵制的报复,苏联抵制1984年夏在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对运动员的限制真正终止了。尽管国家间保持着意识形态上的分裂,但是这种分裂很容易被运动员打破。2002年,休斯敦火箭职业篮球队从中国招募了他们的中锋。7英尺6英寸高、被亲切地称为“小巨人”或者“中国长城”的姚明既是美国职业篮球队的主力,也是中国参加2000年和2004年奥运会的篮球队主力。

──[美]杰里•本特利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 (1) 为什么191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奥运会被取消?

  2. (2) 为什么美国抵制1980年奥运会和苏联抵制1984年奥运会?

  3. (3) 姚明能够为中国和美国的篮球队效力,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已经结束?为什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个国家外交方针的制定与其民族性格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民族性格的形成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养成的。苏联虽然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未能割断与其前身俄国的深厚联系,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与俄国在很多地方几乎是一脉相承。当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变化也密切相关。

    20世纪30年代,为了对付世界头号公敌——法西斯,1932年至l937年间,苏联先后同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邻近国家及相关国家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条约,1934年9月苏联还加入了国际联盟。然而现实却给苏联泼了一头冷水。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战争,国联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制裁。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苏联终于认清了实质:英法的目标在于祸水东引。而此时希特勒却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1939年l月12日,希特勒会见了苏联驻柏林全权代表,并在此后的至三月间的讲话中删去了攻击苏联的内容。同时表示愿意恢复1938年3月中断的关于提供2亿贷款及其他优惠条件的双边谈判。

    虽然对于希特勒的野心斯大林早已烂熟于心,但是苏联与当时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再三权衡利弊,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俊侵犯条约》。

——摘编自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希特勒和纳粹的统治不只依靠纳粹的恐怖。希特勒也寻求并赢得了民众的压倒性的认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落败,受到《凡尔赛和约》的羞辱,以及经历魏玛共和国动荡的数年之后,他逐步撕毁条约,让德国人为之欢呼。纳粹国家严厉打击大萧条时期增多的犯罪现象,获得民众的好评。约瑟夫·戈培尔是希特勒的宣传部长,他策划培养了对希特勒的崇拜。元首委任受欢迎的电影制片人莱尼·里芬施塔尔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这是一部宏大的宣传电影,展现了精心编排的1934年纽伦堡集会,25万穿制服的德国人经过严密统一的组织,挥舞着纳粹旗帜,向希特勒致敬;这部电影促成了对元首的崇拜……。

同盟国监督着后来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地区的政治制度发展。直到1951,联邦共和国所通过的所有立法都必须经过西方同盟国的批准。它们进行了一个从教育开始的去纳粹化过程,但并没有进行任何重大的社会改革。同盟国坚持认为,德国总统的权力应受到限制,以避免再出现希特勒那无限制的行政权力。总统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全体成员,以及大约相同人数的来自各个州的代表组成。同时,同盟国的“去纳粹化”计划旨在从所有权力和影响力的职位上清楚所有前纳粹分子,但整体而言,其影响相对较小。事实证明,不可能从政府、工作和教育行业中清除数以百万计的人……与此同时,冷战使得西方列强更快地接受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其重整军备加入西方联盟的行动。

——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

  1. (1) 根据材料,指出德国纳粹获取民心的手段。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同盟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去纳粹化”?并分析其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给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巴尔都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希望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 (1) 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返国际社会。
一战之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1931年,日本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局部地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的教训。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
A . 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 . 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 . 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 . 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如图为名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漫画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这幅漫画讽刺了(   )

A .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B . 西班牙内战 C . 英法的绥靖政策 D . 苏联的中立政策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14年6月塞尔维亚首府发生萨拉热窝事件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华盛顿会议签订《五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近卫文麿上台组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D

“海狮计划”被迫不定期推迟

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A . A B . B C . C D . D
世界主要大国的态度、行为对二战爆发和结束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构成两国人民愿望永不再投入彼此之间战争的象征。我们业已决定采取协商的办法来处理可能有关我们两国的一切其他问题……从而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

——《英德宣言》(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

材料二:他(希特勒)还同尚未准备好与德国作战并对西方失去了信心的苏联达成了协议。苏联正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诸国和芬兰的部分领土。在希特勒入侵波兰时,苏联也发动了他们自己践踏《凡尔赛和约》的战争。

——(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第三版)》

材料三: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

(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协定”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协定是否“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愿意与希特勒达成协议的原因及其后果。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该会议对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贡献。
20世纪30年代,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构建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 . 英国坚持大陆均势政策 B . 《慕尼黑协定》 C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 . 德国毁约扩军
材料:“每次现代战争都是一次革命。”再没有比二战更适合从这一视角来加以总结的了。这里所指的不是军事科学的革命与现代科学技术在战争时期的巨大飞跃,而是指世界政治发生的大变革。这场大厮杀最后造成了世界格局大改组,德日意法西斯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战,结果却丧失了它们的海外帝国和全部霸权;丘吉尔很不甘心地为大英帝国安排了葬礼;法国与荷兰也都丧失了自己的殖民帝国。西亚、南亚和东南亚都因大战乱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新改组,并在战后年代里通过不同形式纷纷取得独立。在中国,紧随抗日战争而来的是解放战争,一个帝国主义最为惧怕的新的革命政权在中国大陆取得了胜利。法国的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其影响所及动摇了集体生活的条件、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人们对社会的看法。”

--摘编自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的相关史实,说明“每次现代战争都是一次革命”的含义。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1933年德国颁布的禁止组织新的政党的法律规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作为惟一的政党存在于德国。”这一规定表明(   )
A . 德国是一个由工人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 德国不容许资产阶级政党的存在 C . 纳粹党要独掌国家大权 D . 希特勒禁止成立新党,允许旧党存在
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