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知识点题库

华沙条约组织的总部在( )

A . 华沙 B . 莫斯科 C . 斯大林格勒 D . 贝尔格莱德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不包括

A . 处理战败国 B . 成立联合国 C . 确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 . 规定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
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A . 成为超级大国 B . 增强综合国力 C . 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 . 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  在1955年以前,由于核武器技术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加上当时裂变材料生产能力有限,美国的核武器数量增长比较缓慢,数量较少,品种也仅限于核航弹和战术核武器。与美国一样,这一时期,苏联的基本目标首先是打破美国对原子弹氢弹的垄断地位,在此基础上开始少量制造和装备核武器,核力量发展属于初创时期。

材料二  经过秘密谈判1963年7月,美、苏、英三国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事实上,美苏两国在此前所进行的数百次大气层和水下核试验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技术,大气层和水下核试验对于两国发展核武器的意义已经不大,而对于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法两国来说,大气核试验则是难以逾越的一个重要技术发展阶段。

——段占元等《美苏核对抗的历史分析与经验教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 (1) 概括1955年前美苏核对抗的特点,分析当时制约核对抗的因素有哪些?


  2. (2) 谈谈你对美苏签署《部分核禁试条约》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利益有关。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讲话

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伙伴关系和实力是持久和平大厦的两个支柱,谈判则是第三个支柱。因为通过我们愿意同共.产.党国家以公平和认真的方法讨论分歧的态度,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地说明我们是致力于和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杜鲁门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有何变化?


里根政府对苏联开展意识形态大战的措施包括

①把苏联定位“罪恶的帝国”

②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讨伐”

③国会拨款资助“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

④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军事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材料二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材料三 ……杜鲁门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 (1) 通过材料一、二中的信息,你对雅尔塔体制作何评价?
  2. (2) 材料三体现了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战后初期的史实分析美国的意图能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
A . 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 B . 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C . 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 D . 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
柏林墙的修筑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美苏的大国强权主义达到高峰 B . 反法西斯国家对法西斯势力的正义制裁 C . 东西方“冷战”的加剧 D . 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

A . 威尔逊时期 B . 罗斯福时期 C . 杜鲁门时期 D . 肯尼迪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5年2月,雅尔塔,尤索波夫官:“当我说我们把斯大林元帅的健康视为我们大家的希望和心中最珍贵之物时,这丝毫没有夸大,也决非词藻华丽的恭维。历史上有过许多征服者,但其中极少政治家,大多数都在战后的纷扰中丢掉了胜利果实。……发现自己与这样一位不仅在苏联闻名而且誉满全世界的伟人保有友好和亲密的关系,使我走在这个世界上勇气和希望倍增。”

——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对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进行解读。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A . 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 . 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 . 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 . 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有(    )

①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④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美国这次参战是“被迫”的,但并不等于说它是毫无准备的,更不能说它没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仅仅是为了帮助民主国家而已。……在英美首脑发表的《大西洋宪章》中,虽然罗斯福用“普遍安全体制”代替了丘吉尔提出的“有效的国际组织”,但仍然令人想起当年威尔逊提出的“国联”。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柯克帕特里克和舒尔茨对于第三世界的麻烦制造者们使用武力的观点,正符合里根所持有的信念,即美国肩负着在地球上扩展民主的使命。对这种使命的信念可以追溯到17世纪,并且在20世纪已经有了一位为之奋斗的先驱伍德罗•威尔逊。因此,里根把握住了美国信仰中一支深刻的脉络。在1985年的“里根主义”演说中,他清楚阐释了自己的政策,他宣布:“我们的使命是培育和捍卫自由与民主。”对此,美国人必须支持那些“在每一个大陆上,从阿富汗到尼加拉瓜的人们来反抗苏联支持的侵略行为,使他们也拥有我们从生下来就享有的那些权利……对自由战士的支持就是自卫。”

——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待战争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 (2)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的国际战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20世纪为此所做的努力。

以下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
A . 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 B .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 . 惩治法西斯战犯 D . 确立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 . 开罗会议 B . 德黑兰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波茨坦会议
1990年5月至9月,美、苏、英、法与东西德召开了四次“2+4”外长会议,讨论德国统一问题,会议主要围绕“统一后的德国与北约华约的关系、德波边界的确定、四个战胜国对德国的权利与责任的终止”等议题展开。同年10月,两德统一。这反映了(  )
A . 美苏对峙格局的终结 B . 区域集团化进程加快 C . 苏联在东欧战略收缩 D . 大国影响力作用强劲
矛盾和分歧的存在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国际政治的智慧在于如何处理分歧、化解矛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信中说:“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丘吉尔同意开辟第二战场,但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发动进攻的“地中海战略”。罗斯福对他儿子说:“每当首相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上想要干什么。”

材料二:战后政治力量的新的组合和两个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苏联外长日丹诺夫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

(1947年9月)

  1.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上,苏联和英国存在怎样的分歧?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分歧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主要表现。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部署弹道导弹,随之引发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严重的战争危机——古巴导弹危机。l962年10月16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召集其主要顾问,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商讨对策。l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1962年10月23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1962年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剑拔弩张之际,一些国家呼吁美苏冷静下来。同时美苏进行着秘密外交谈判,苏联得到美国同意不入侵古巴,并秘密撤回土耳其导弹的承诺。1962年10月28日,苏联赫鲁晓夫宣布同意撤回古巴的导弹。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 (1) 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应对古巴导弹危机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巴导弹危机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  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区……利益的严重冲突终于不可避免了……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个世界性的思想体系,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一个国家不站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站在苏联领导的阵营内,不存在中间道路。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材料四: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 (1) 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一个“上一轮争夺”期间成立的“帝国主义联盟”的名称。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利益的严重冲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4. (4) 材料三中,“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的因素有哪些?
  5. (5) 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