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知识点题库

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年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 . 苛政猛于虎也 D . 兼相爱,交相利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

A . “兼爱”“非攻” B . “无为而治” C . “克己复礼” D . “法不阿贵”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 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 . 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 . 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D . 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在孔子的时代,社会上的主要文化典籍是“六经”;但后来人们习惯上只是说“五经”。后者不包括前者中的(     )

A . 《诗》 B . 《易》 C . 《春秋》 D . 《乐》
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

A . 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B . 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 C . 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 D . 把“亲亲”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孔子兴办“私学”这种形式(     )

A . 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B . 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 . 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D . 形成了“官学”与“私学”竞争的氛围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 .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 肯定人的价值 C .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 推崇君主权威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两人都认同奴隶制度 B . 两人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C . 两人都主张以德治国 D . 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下列言论,出自孔子的是(    )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 .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 .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 . 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 .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对孔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所著的《论语》是人们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②所编修的《春秋》有“尊王攘夷”之旨 ③提出“和而不同”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④在君臣关系上主张“严而少恩”、“尊主卑臣”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下列是几位参观南孔家庙的游客在孔子像前回顾孔子学说言论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二者有一即可 B .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他不爱财 C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收学生颜渊就是明证 D . 孔子的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荀子 D . 老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曾参师从于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曾经说他虽然天资不高,却非常努力;虽没有许多言论,但他却在自己的德行上很用功。孔子去世前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参,因此曾参也被看做是孔子的继承人。他参与编制了《论语》并著写了《大学》,传承了孔子的孝悌之道和忠恕之道。曾子认为“孝”的核心虽仍以父母为主,但由于儿女是带着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去行事,所以只要违反任何道德规范,都是不孝的表现,因此他认为“修身”就是让一个人知晓道德规范。国家治理要求统治者能够在家庭内部实现“孝”“悌”“慈”,如此能上行下效,形成一定的感化效应; 同时,还要运用“忠恕”之道,了解民众的意愿,创造条件让民众也能实现各自的意愿,进而实现国家治理、天下太平。快言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是以“孝”“悌”“慈”为根本,通过用“忠恕”之道,将“孝”“悌”“慈”等各种道德规范在家庭、国家、天下层面充分实现出来。

——摘编自褚斌杰主编《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曾参的思想主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参成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在______上可能会达成共识(    )
A . 人类社会问题 B . 人的道德问题 C . 人自身的问题 D . 人的教育问题
下列属于孔子的思想的有(    )
A . 主张“仁者爱人” B . 提倡“为政以德” C .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 主张“性恶论”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下面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 . 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 . 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D . 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A .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都对个人品质与国家状态提出了自身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三代(夏、商、西周)的制度是相承的,一贯的,周王朝的统治将百世不替的延续下去,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理想国是依托正义这个中心建立起来的,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有两个层次:一是个人的正义,二是国家的正义。“国家的正义”指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由正义而产生的节制、勇敢、聪明等品质,这样的城邦才能井然有序、保持稳定。“个人的正义”的含义是“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于宁《柏拉图与<理想国>》

  1.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正名”的目的与方法。
  2. (2) 据材料二,分析“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柏拉图理想国中具有“节制、勇敢、聪明”品质的分别是哪三种人?
  3. (3) 综合两则材料,归纳孔子与柏拉图所追求的“个人品质”和“国家状态”上的相同点。
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下列图片与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1) 简述图一和图二人物分别对理想中的统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2. (2) 图三人物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上有何特点?
  3. (3) 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图四人物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你在学习上述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到哪些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