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觉醒”的先驱 知识点题库

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在于

A . 历史人物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B . 甘地的斗争策略和价值观的落后性 C . 甘地的民族立场和阶级立场摇摆不定 D . 历史人物要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最可能是指

A . 克伦威尔 B . 孙中山 C . 甘地 D . 林则徐
下图为盘踞在土耳其的外国军队,到1922年,土耳其军队将它们逐出国境。图中的外国军队是(  )


A . 英国军队 B . 法国军队 C . 美国军队 D . 希腊军队
凯末尔革命后,土耳其的社会性质变化是(  )


A . 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B . 由殖民地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C .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D . 由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1919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倡议的的导火线是(  )。

A . 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B . 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C . 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D . 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
历史铭记着这样一个镜头(见右图):一位瘦小纤弱的老者,身披印度卡迪土布,赤脚拖鞋,缓缓走向海边,弯身蹲下,然后抓起一小把海盐。这个“食盐进军”运动中的经典镜头曾令无数世人为之震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两个月里,甘地绞尽脑汁。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打破政府对食盐的垄断权上……许多人包括甘地的战友们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目标太有限了,难以发动广大的民众……但甘地坚持他的主意。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着78名学员向海滨小镇丹地进军……4月6日抵达丹地时,这支队伍已经是上千人之众了。

——《甘地传》

材料二 甘地捡起了一小撮被海水冲到岸上的盐。他违反了盐法。这个消息被几十名记者报道着,传播到整个印度,传播到全世界。一夜间,全印度的人都被唤起。几千人、几万人,都赶往印度绵延的海岸。人们前来采盐,故意触犯盐法。在大城市不断有大规模的示威。没过多久,示威的形式增多起来,特别在抵制英国货方面,国大党发起了大规模的活动。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其(指甘地)所倡主义,英人谓为破坏,但于今日竞争之世界,苟或万众一心,即不合作,而又无所抵抗,自能战胜武力也。学者尝认为其为极大贡献焉。

——《印度通史大纲》

  1. (1) 据材料一、二指出甘地领导“食盐进军”运动的目的。
  2. (2) 据材料一、二,指出促成“食盐进军”运动影响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
  3. (3) 据材料三,指出“甘地主义”的实践,并概括其历史影响。
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 . 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C . 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 . 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为了给土耳其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凯末尔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

A . 进行改革,废除哈里发和素丹两个职位,把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改变土耳其的整个社会和文化结构,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 C . 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 D .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他(凯末尔)提出了生存斗争的指导原则:“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来说,我们的眼光要转向西方。我们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在亚洲的土壤上。我们将按西方的模式改造我们的学校。亚洲的新口号不再是泛伊斯兰教主义,而是民族主义。”

——[美]H.科恩《东方民族主义的历史》

材料二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土耳其]穆斯塔法·凯末尔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前后凯末尔关于生存斗争指导原则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981年定为“阿塔图克年”。“阿塔图克”是土耳其人1934年11月24日授予凯末尔的称号(意思为土耳其“国父”)。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981年定为“阿塔图克年”以纪念这位伟人。

  1. (1)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2. (2) 土耳其人为什么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克”的称号?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

A . 华盛顿 B . 孙中山 C . 凯末尔 D . 甘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棋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括风靡英国。它的历史背景是:包含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暴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一身“拖地”纺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徳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很少有人去想,在一个有着两亿多低教育人口的大国,将类宗教追求转化为与法治逆向的政治诉求手段,必定包藏隐患。甘地的非暴力不仅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也走向极端,逻辑混乱,令人困扰。一个标志就是宗教冲突绵延不断。

——摘编自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概括印度人民崇拜甘地的最主要理由,指出甘地“成为世界偶像”的主要原因。
  2. (2) 有学者认为“手工纺纱意义不在于比英国殖民期的生产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经济上的独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始终“一身‘拖地’纺纱”折射出的经济思想。
  3. (3) 据材料,就现代法治社会而言,谈谈你对“甘地的非暴力”方式的认识。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内成立了工人部和农民部,还推动开设多处工农运动讲习所,为工农传授知识。孙中山此举意在(    )
A . 帮助中共发展党组织 B . 夯实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C . 提高工农的经济地位 D . 建立工农联盟的民主政权
“甘地”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父、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等。阅读材料:

材料一:1930年3月12日,甘地及其弟子向240英里之外的海滨丹迪村落进发,以“显示其独特风格”的食盐长征,开始了国民不服从运动。接着,抵制洋布与禁酒的运动、抵制法庭和公立学校、放弃公职的不合作浪潮,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斗争进入白热化,全印风起云涌的反抗震惊了英国。到1934年10月,国大党宣告停止国民不服从运动。

——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亦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

——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1. (1) 据材料一,说明甘地“独特风格”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不服从运动”取得的政治成果。
  2. (2) 据材料二概况甘地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与甘地作为近现代中国和印度的领袖人物,都非常重视经济建设工作并积极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习苏联要动脑筋……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随着……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材料二:甘地进行社会改革的另一项重大举措是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甘地认为村社制是印度传统精神的表现,他大力颂扬传统乡村的手工劳动方式,抨击大机器生产是剥削农民毁坏人们精神道德完善的根源,因此,甘地乡村建设的活动中心是主张全面恢复手工纺织生产。他亲自带头开展手纺车运动,将手纺车看做是印度精神的宝贵财富。

——摘自王春景《菩提树与恒河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工农业建设的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在工农业建设探索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毛.泽东与甘地在经济建设探索中的异同。结合所学说明甘地的主张对印度产生的影响。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华盛顿被称为美国的国父,在两国的历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12月后)尽管孙中山名义上是领导人,他却未能控制全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为了纪念这位伟人,新建的美国首都就命名为华盛顿。1885年在美国首都正式建成高555英尺的纪念塔,内壁嵌有190块石碑雕刻。其中有一块是中国大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面刻有徐继畲撰写的批颂辞。文曰:

“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其治国崇让善俗,不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谓人杰矣哉!”

——谢尊修、罗永年编著《政治家卷——华盛顿》

  1. (1) 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出的努力,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开疆万里”“不僭位号、不传子孙”“创为推举之法”的主要内容。综合概括华盛顿的优秀品质。
土耳其民主化的首要措施是(    )
A . 政教分离 B . 颁布宪法 C . 文字改革 D . 废除陈规陋习
1904年,孙中山在《驳保皇报书》中说:“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
A . 中体西用 B . 强权政治也需守法 C . 建立民主法治的社会 D . 由开明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
孙中山为曾为南洋路矿学校题写“造路救国”四字,甘地则发出过“回到纺车去”的倡议。他们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
A . 非暴力不合作 B . 顺乎世界之潮流 C . 争取民主自由 D . 致力民族自强
甘地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个世界回响。这激发了印度国大党领袖们争取自治的希望。他们读到了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吁求。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1919年,一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

——莫汉达斯·甘地。

由于同时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试图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则。他深深赞同西方社会主义者要求改善穷人和被压迫者生活的诉求,同时深信通过沉思实现精神再生的印度观念和非暴力的原则。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一九三〇年三月十二日,甘地手持竹杖,背部微驼,身着终年不离身的白色土布“拖地”,于早晨六点三十分率领七十九位门徒离开讲经所,开始向四百公里外的大海进军。二十五天后,甘地一行于傍晚六时抵达离丹地城不远的印度洋海滨。次日,在数千名群众注目下,甘地俯身在海滩上淘捞一把海盐。他神情严峻而坚定,在空中挥舞着拳头,然后把洁晶白色的盐未撒向人群。大海恩赐而被禁用的礼物,从此成为为独立而战的新的象征。

——节选自【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等《圣雄甘地》

  1. (1) 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度非暴力抵抗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 (2) 指出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