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知识点题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结合材料,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使人民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阅读下图:

2015—2018年某国基尼系数变化图

图片_x0020_4

注: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越是接近于零,这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就越低。为防止上述发展趋势延续,该国政府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降低央行储备金率②完善数据要素分配

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9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施行,本次个税法修改的亮点主要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起征点”,幅度约43%;大幅扩大1~3级应税所得额的级距,分别达到原来的1倍、3倍、2.89倍;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父母赡养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这些“亮点”有利于(   )

①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②完善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税收对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

③鼓励教育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向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④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②促进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③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

④提倡奉献精神与回报社会,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早安,打工人”这个属于劳动者的网络热词,跨越行业、性别、地域、年龄,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努力中表现出倔强。一句“早安,打工人”,似乎能激发出人心底的一切动力。下列有关劳动者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劳动者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②每个劳动者都能从事各种形态的劳动

③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④就业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我国年初部分防疫物资和民生商品国家集中采购的同时出现价格异常波动;直播带货带动产品销售也出现了某些商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复苏的地摊经济改善着底层民众的生计也伴随着秩序混乱、价格的随意,我国一直以来对重点商品实行监测储备、最低收购价制度,统筹运用各类价格调控手段,精准施策。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市场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伴随着市场体系的发展逐步提高的,据此有人认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应交由市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评析“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应交由市场”。
  2. (2)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从市场秩序角度请你为政府提两条解决对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发展的优先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召开稳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经济、拓岗位、兜底线。下列有利于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是 (    )

①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②强化行政审批,控制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的发展

③劳动者转变生活观念,依据个人的需求自主选择

④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在“六保”中,保居民就业居于“六保”任务之首。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

①拉动经济发展②促进生产复苏③稳定消费支出④取得劳动收入⑤企业利润增加

A . ④→③→②→⑤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②→④→① D . ③→②→①→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材料二

2021年1月28日,习.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1. (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解决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最低工资标准被视为一项“兜底”指标。2019年,已有多地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   )

①表明我国在初次分配中提高效率,提升经济活力

②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发挥了财政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④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公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深圳用短短40年时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在深圳特区的引领和示范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从经济制度层面看,深圳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   )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适应深圳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深圳的改革发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完善按劳分配原则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一切要素活力充分涌流

④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完善政府依法决策制度,为市场主体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A .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表为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部分数据与2019年的比较。这表明(   )

国内生

全国居民人均

城瞄民人刪

农村居民人均

固定资产投费、筮物

产总值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

进出口总额和社会帯费晶

増长

实际増长

实际増长

零詈忌辙

19%

1.2%

3JM

分刼増长3.5%,増衣

29村和下障3 9*

①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基本同步

②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

③我国城乡实现了基本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④要釆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当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千千万万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精彩篇章。新时代大力讴歌劳动者是(   )

①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②落实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

③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表现

④因为劳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王某将日常生活节余的2万元钱购买了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到年底分红时获得了200元股息。这200元属于(    )

①按劳分配的收入    ②财产性收入    ③劳动性收入    ④非劳动收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下图漫画《不堪重负》启示  我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   )

A . 覆盖全民 B . 尽力而为 C . 权责清晰 D . 保障适度
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先形成、历史悠久,构成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
A . 社会保险 B . 社会优抚 C . 社会福利 D . 社会救助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下列关于按劳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B .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其实行的物质基础 C . 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D .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其实行的直接原因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但是挑战犹存。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必须采取富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列应对措施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引导消费、投资→需求牵引供给→优化供给

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高速增长→扭转预期

③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共同富裕→提振需求

④注重需求侧管理→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激发内需潜力→稳中求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求支持完善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力争到2023年,在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实现重要突破。这是为了(   )

①确认各要素所有权的合法性,拓宽居民合法增收的渠道

②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③健全和完善要素市场化体系,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④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