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知识点

(1)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某地交管部门推出新举措,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轻微违法行为,违法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在接受处罚时可“五选一”,其中一种就是按交管部门提供的提纲编写内容并发至个人微信朋友圈,集满20个赞即可免罚款。这一做法(    )

①减轻了违法者的违法责任,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履行义务

③坚持人性化执法方式,有利于引导市民遵规守法

④能警示和教育他人,有利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央视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这段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要(    )
A . 保证公民在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 B . 鼓励和支持人们以各种手段充分表达诉求 C . 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D . 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021年4月1日是“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牺牲20周年的日子,全国人民追忆悼念英雄。嫌疑人王某却在网上发布侮辱烈士的言论,引发舆论的强烈愤慨,最终王某被依法刑事拘留。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依法履行义务

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以事实为准绳,以舆论为根据

③全民守法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

④全民守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21年4月28日上午,全省扫黑除恶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涉恶集团和团伙1468个;一审、二审判决涉黑涉恶案件1397 件、11845人:依法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74.46亿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有效形式

②要坚持依法治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虽然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作为阶级国家,阶级斗争仍然存在

④除恶务尽,我们要对各种犯罪活动和极少数敌对分子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习.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启示我们,推进全民守法要(    )

①规范权力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②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④保证人民群众在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1年4月1日是“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牺牲20周年的日子,全国人民追忆悼念英雄。嫌疑人王某却在网上发布侮辱烈士的言论,引发舆论的强烈愤慨,最终王某被依法刑事拘留。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依法履行义务

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以事实为准绳,以舆论为根据

③全民守法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

④全民守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做好守法工作,需要(    ) 

 ①完善行政执法模式,促进行政执法规范有序 

 ②国家机关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相互监督和制衡 

 ③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④政府依法执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④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面对海量信息,我们要保持理性,多一份责任,多加些定力,不能到处扩散、传播谣言,更不能成为谣言的“放大器”“二传手”,应做到不造谣、不信露、不传课。这要求我们(   ) 

 ①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使言论自由权利 

 ②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自由传播信息 

 ③树立法治观念,切勿滥用公民权利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共享员工”实现了将闲置劳动力资源进行跨界共享并调配至具有用工需求缺口的用工企业,也让闲置的员工获得额外收入。但临时性举措可能暗藏隐忧,如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够明确和完善;“共享员工”协议模糊、责任不清,劳务纠纷、工伤等责任界定难;“共享员工”有可能侵犯核心商业秘密,进而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甚至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共享员工”或将因为缺乏必要的技能而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等。

某同学拟以“实现“共享员工”模式行稳致远”为主题向相关企业发出一封倡议书。

倡议书

各相关企业:

“共享员工”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企业自救的创新之举。“共享员工”既做到为劳动力闲置企业止损,又减轻劳动力紧缺企业的用工压力,更为员工创造额外收益,可谓“鲜花掌声满地”。但是“危”与“机”并存,“共享员工”模式也存在的隐忧与风险。为实现“共享员工”模式行稳致远,特向全市相关企业发出倡议:

XXX

2022年3月8日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倡议书。

要求:

①围绕主题,针对问题;

②观点明确,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③每条不超过30字。

四川省将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高考综合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需要公民建言献策。下列关于公民对高考改革建言的路径合理的是(   )
A . 公民行使参与权→共同行使政府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 B . 公民勇于民主监督→代表人民参政议政→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C . 公民行使决策权→提出合理建议→减少高考综合改革失误 D . 公民提出建议→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完善高考综合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命运。习.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材料一: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我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生态文明保护作为一条重要的民法原则,确立为各类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义务。

良法之下才有善治,从“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到“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察,创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最好的时期。甘肃省3名副省级干部及几十名领导干部因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而被行政问责和司法处罚,长江边上还在盈利的化工厂主动脱旧换新……展示了法治动真碰硬的威力,体现了生态红线不能逾越,使人们相信美丽中国的道路绝对不会跑偏。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相关多边公约或议定书;照顾发展中国家在生态环保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关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环保合作,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截至目前,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后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绿色奇迹”,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点赞。

  1. (1) 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以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为世界持续增“绿”,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的点赞?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新出台的法律援助法中,将“申请人提交经济困难证明”改为“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实行个人诚信承诺。对“经济困难情况”从“证明”到“说明”的转变,主要体现了政府(   )
A . 加强科学立法 B . 确保实现全过程民主 C . 完善公正司法 D . 推进全民守法
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基础性工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民主全过程 开门来立法】

时间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主要制定过程

2017

年10

月~

2021

年10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家庭教育立法纳入2020年度

立法工作计划,启动草案起草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一方面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集群众意见

建议,同时又以座谈会、网络等形式展开立法调研,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

后三次审议《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

各级政协开展立法协商,委员们深入基层调研,纷纷建言献策。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

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立法联系点 民意直通车】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该法二审稿意见征集过程中,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网络论坛广泛收集公众意见,有一名教师通过论坛,提交了有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系列建议,这些建议最终被正式吸纳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条款。该教师的经历被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该法制定的热情。

【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D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宣传活动:通过法院普法宣传、社区宣讲等方式让广大市民了解该法;市妇联拍摄宣传短片,倡导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提升“依法带娃”能力;社区开展“好家风代代传”“我爱我家”等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引导居民以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孩子......上述活动的开展,为D市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营造了良好氛围。

  1. (1) 结合材料,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 (2) 结合材料,从科学立法角度,谈谈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制定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3. (3) D市家庭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展对我国推进全民守法有何启示。
某小区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小区居民因部分改造问题与施工单位发生纠纷,双方僵持不下,影响了小区的正常生活秩序,社区多次调解都未成功。按照法治社会的要求,这些居民应

①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 

②通过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③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 

④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某大学法学教授发布了-系列以“法外狂徒张三”为主角的普法小视频,这些普法视频让书本上的法条“活”起来,让人们“秒懂”生活中的“为与不为”。这种普法方式(   )

①保障全体人民都崇尚法治

②为弘扬公序良俗提供保障

③能够帮助公民增强法治意识

④让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2年3月5-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据此回答问题。
  1. (1) 今年全国两会,来自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各民族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与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首北京,讨论审议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议案提案,展现了中国式民主的勃勃生机。“中国式民主”(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②保障了全体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代表我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④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具有巨大优越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关于全国人大代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采用差额选举方式产生   

    ②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是各级权力机关的成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应对困难和挑战,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坚决严肃处理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问题。对上述要求解读正确的是(   )

    ①政府必须强化服务职能,弱化管理职能 

    ②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政府必须自觉接受监督,满足群众诉求 

    ④政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广东省“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大力推进习.平法治思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以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推进全民守法就是要(   )

①确保实现人民司法为人民

②着力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

③建立完备的国家法律体系

④不断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需要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当前,我国农村法治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三农”领域法律制度的供给不充分,农村的一些矛盾纠纷无法在法律规则之内进行解决;少数乡镇干部不能正确理解基层人民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原则来开展对村委的工作,而是实行“行政管理”;发生在资金流动比较频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改造、农村土地征用开发等领域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比较严重,已成为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民法治意识比较淡薄,用法意愿较低,面临“有法不用”难题;缺少一支懂农业、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法律工作队伍;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据报道,成都某小区业主推电瓶车进入电梯后瞬间爆燃,致使电梯内多人烧伤,其中包括一名未满周岁的婴儿。火灾现场惨烈情景触目惊心,再次敲响电动车消防安全警钟。禁止电动车“上楼入户”需要公民(   )

①促进行政执法更规范有序

②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

④守护好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