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知识点题库

互联网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通过网络表达思想观点、搜集资料、购物消费等, 但也出现了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等现象。这就需要(   )

①限制网民使用网络的权利,依法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

②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既要保障自由也要保持秩序

③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法律

④网民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南京市退休音乐教师林某为丰富退休生活、增加家庭收入,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偿辅导学生弹钢琴,琴声严重影响了邻居们的休息。在居委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邻居将其告上法庭。法庭经审理后判决该退休教师在家中加装隔音设施,不得在邻居正常休息时间弹琴,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1. (1) 该退休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 (2) 该案例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正式实施。实施好民法典,全体公民必须(    )
A . 科学立法 B . 自觉守法 C . 严格执法
2020年3月1日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的使用者、制造者及内容服务平台均不得利用网络和相关信息技术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不得通过发布、删除信息以及其他干预信息呈现的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谋取非法利益。该《规定》的实施(   )

①旨在限制公民的表达权和监督权,树立法律的权威

②有利于规范网络信息传播,依法净化网络空间

③从根本上遏制了网络违法行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④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推动依法使用网络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随着气候的变化,自然环境的恶化,全球生物安全的问题愈加突出,生物安全的形势日益严峻,十分需要运用法律来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人们可能会觉得生物安全离自己很远,其实涉及生物安全的案例屡见不鲜。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案例1

2020年1月底,内蒙古男子满某在短视频平台上宣称“新冠肺炎是M国向中国使用病毒基因武器造成的。”播放量接近一万四千次,满某被行拘并处罚款。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的生物安全信息。

案例2

2017年远方中汇等饲料企业在产品中违规添加抗微生物药物,这可能导致动物和人产生耐药性,该企业负责人获刑十三年。

第三十三条

国家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等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和残留的管理。

案例3

2015年华大基因子公司未经许可,将部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传递出境,被科技部行政处罚。

第五十七条

将我国人类遣传资源信息向境外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提供成者开放使用的。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主管部门事先报告并提交信息备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依法治理的能力?

一线公安民警和辅警在正常执法执勤时遭遇暴力抗法、造谣诽谤、辱骂殴打的事件,并不少见。比如,乘客挡车门阻拦高铁发车,乘警不敢强制将其带离。基层执法人员依法执法为何会变得缩手缩脚?怕被人曝光过度解读、怕逾越模糊的执法权限边界、怕没有规范指导而犯法等“三怕心理”,造成了一线执法人员“不敢管、有顾虑”。解决此类问题需要(   )

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尊法守法的氛围

②明确行政权力边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③行政机关提供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构建和谐关系

④明确执法权限和规范,严格执法,以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习.平总书记在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百年建党伟业,法治同频共振。

追溯百年建党史,清晰可见的是与党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法治探索之路。

建党百年的法治探索,见证了宪法不断发展、成熟的历程。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孕育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到解放战争时期创制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从1954年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问世,到1982年新宪法的诞生,再到 2018 年完成第五次修宪,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与时俱进,日臻完善。

建党百年的法治探索,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1979年7月诞生的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拉开了新时期的立法序幕。经过漫漫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到2010年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2020年5月,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完成编纂,成为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的标志性事件。从重铸法制到形成法律体系,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已成为保障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磅礴之力。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使法治成为保障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磅礴之力?

近几年,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高涨,屡屡成为一些焦点案件审判的旁听者。一些网民在案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时,就在网上进行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公民要(    )
A . 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B . 理性行使身权利和自由,避免介入司法案件议论 C . 增强法治观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D . 树立权利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时代释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在河南落地生根。

2022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当日起施行,遂平县一家花木种子公司的员工贾涛和4位驻马店老乡的建议被吸收其中。-位普通公司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转化为国家决策、造福于百姓,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涵义。

被称为“土代表”的河南耕地质量保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党永富是土壤改良领域专家,曾多次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党水富把每一次执法检查都看作是父老乡亲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必须替大家伙儿把每-寸耕地看护好、保护好。”

平顶山市“河南省民主法制示范村”严村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健全完善民主选举、议事、决策、管理、监督等各项制度,建立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制度公开,重大事项随时公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人人知法守法,社会风气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河南将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中原崛起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动力。

结合河南各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谈谈你对中国式民主为什么能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

随着经贸往来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调整日益深刻,法律关系更加复杂,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全民守法不能表现为被动地、恐惧式守法,而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尊重和遵守.培育法治信仰,关键要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法治的种子就一定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法治信仰必将蔚然成风。

结合材料,从“全民守法”角度,说明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公民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   )
A . 法是治国之重器,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 B . 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C . 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 . 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为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制定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然而,十余年来非法捕猎珍稀动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   )
A . 建设法治国家首先需要推动法律的严格实施 B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应一律从严惩处 C . 依法治国就是要求国家制定法律,公民遵守法律 D . 应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怕被人曝光过度解读、怕逾越执法权限边界、怕没有规范指导而犯法等,造成了一线执法人员"不敢管"有顾虑"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需要(   )

①明确行政权力边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尊法守法的氛围

③司法机关科学立法,保障执法人员权益

④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以法治方式解决相关治理问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21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宪法小卫士”2021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徽省大中小学开展这一行动,有利于学生(   )

①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捍卫宪法

②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③依法行使权力,履行法定职责

④理解宪法内涵,坚持文明执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全面施行。自此,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某班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小家之事”背后的“大国之治””的主题探究,收集到了如下资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民有所呼 法有所应】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发展,家庭数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害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数百名全国人大代表捉出相关议案,要求立法推动家庭教育。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和社会关切,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网络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2021年11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晰家庭、国家、社会各方责任,为家庭教育提供全面指引和公共服务,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法治基石,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

材料二:【普法课堂 带你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有促进法贯彻落实习.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数育的优良传统,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浩施,

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极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材料三∶【社会关注 网友热议】

《家庭教育促进法》一出台,网上引起热议∶家长如何"依法带娃"?家庭教育不就是爸妈教育孩子吗?还要用法律来规定?孩子犯错,家长会受处罚?父母该用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对于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家长怎么办?教育的责任全部落到家长身上?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国家就会出手进行干预,那该如何处理?谁来处理呢?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
  2. (2) 结合材料一、二,请从"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角度,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有原则的法。
  3. (3) 请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任选一个角度,就网友对如何"依法带娃"的关

    注和顾虑发表你的看法。

材料一: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浪费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了一个顽疾。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一年仅城市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就高达800万吨,脂肪300万吨,这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如果加上食堂、家庭的食物浪费,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可养活2.5亿—3亿人。为坚决制止食品浪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应势而生,为制止餐饮浪费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法出台过程中的大事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 (2) 有人认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习惯与修养问题,应以道德教化为主,倡导人人节约就行;有人认为,食品浪费,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国家粮食安全,只能以法治为主,靠道德教化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①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②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③内容简洁,观点符合实际。

  3. (3) 请结合“全民守法”的知识,谈谈青年学生在反食品浪费法普法工作中应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国法治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个公民对法律的敬畏,由此可见(   )

①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领导立法、守法

②全社会应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依法治国应将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基础性工作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但不文明养犬阻碍我市全而创建文明城市的步伐。为进一步规范养犬管理,养成文明的养犬习惯,营造干净整洁、健康有序的生活环境,2020年5月27日德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德州市养犬管理条例》,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实施以来,虽然各部门做了一些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有一定差距。

2021年5月,相关部门集中开展了养犬宣传劝导,并将《德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律列入普法规划,开展普法宣传工作。6月至7月集中开展养犬执法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养犬不办证、携犬出户不束犬绳(链)不佩戴犬牌、不及时清理犬粪等违法养犬、不文明养犬行为,集中捕捉无主犬、禁养犬、超养犬只,捕杀狂犬。依法文明养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连日以来,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我文明德州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市民用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材料,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市是如何促进依法文明养犬、创建文明城市的。

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教育局积极在辖区各校开展“国家宪法日”进校园活动。据介绍,从2021年12月4日开始,当地52所学校利用宪法晨读、国旗下讲话、法律讲座、宪法知识学习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学校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

①可以在学校营造宪法至上的氛围    

②有利于保障国家法治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③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尊崇宪法

④能将宪法打造成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