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及措施 知识点题库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探月工程发展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软实力

②增强我国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主导权

③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提供新动力

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首历史,岳飞、文天祥,秋瑾、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邱少云等无数英烈,以生命和鲜血完成历史交付的使命任务。诠释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荣光,一代人更要有一代人的担当与奋斗、新时代需要英雄,新时代需要英雄精神,新时代更是成就英雄的时代,抗疫英雄、卫国戍边英雄、脱贫攻坚英雄……钟南山、陈红军、黄文秀……心中的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从精神的自觉到行动的自觉,从个人的信念到全民族的信念,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甘当英雄,必将汇聚起更加强大的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英雄史诗。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2. (2)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做“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在中印冲突中“00后”戍边烈土陈祥榕曾写下的一句话,令无数人为之泪目,也激发了广大大青年学习英雄,积极参军报国的热情。运用哲学知识,以“保家卫国勇担当,励志军营献青春”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①国绕主题。形成总论点和分论点,内在逻辑-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中央电视台《平“语”近人——习.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圈粉无数。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老百姓对主旋律文化、正能量节目叫好,这也宜告文化“娱乐至死”的时代已成过去。该节目的成功,说明(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娱乐文化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③发展文化应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④文化自信表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的信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

2016年9月23日,习.平总书记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看到了《血战湘江》的油画、《可爱的中国》的手稿等文物时说:“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习.平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1年3月30日,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习.平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物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价值。

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古建筑、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赓续不绝的“根”与“魂”。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自觉自信,擦亮文化瑰宝,在切实保护好老祖宗的宝贵遗产,并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的同时做好修复、利用,进一步推动文旅复苏振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合材料,运用“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的知识,说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对于赓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保护、修复及利用好文化遗产的做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城千年,联通世界。泉州,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 点。宋元时期的泉州港就已经驰誉世界,成为与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与泉州通航贸易的国家与地区近百个、进口商品种类达330多种。 高度整合的产一运一销一体化海外贸易体系以及支撑其运行的制度、社群、文化因素所构成的多元社会系统促成了古代泉州港的繁盛辉煌,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互鉴、相互交融,造就了泉州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旅、使者陆续定居泉州,呈现出“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 56处世界遗产。历经千年,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存在泉州仍然得到精心呵护, 活化利用。 进入新时代,泉州市正在全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2021年上半年, 泉州市外贸进出口1248. 1亿元,同比增长55. 3%a“十四五”期间,泉州将建设“公铁海 空”一体的海丝国际物流中心,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心向大海、走向深蓝。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多元、开放、包容的泉州是如何穿越千年不断彰显文化自信的。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体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航天名字,如天问、祝融、北斗、悟空、玉兔…这些大国重器与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名字结合,更能体现中国式的智慧和浪漫。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稳定的具体内涵

④中国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中的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0年4月8日,M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警力在城区各路段集申开展行动,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和非机动车阳红灯和非机动车逆行等违法行为。该行动的意义在于(    ) 

 ①强化市民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增强市民文化自信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④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李子柒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造梦者,也是一个让梦想成真的普通人。在乡野山洞之间,在春风秋凉的轮替之中,她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让现代都市人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由此可见,李子柒的作品(   )

①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②展现了中国传统思想在世界文化中的优越性

③通过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

④印证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习.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坚定文化自信要( )

①全面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继承、发展和创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④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生命力,坚定发展信念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陕西绥德,当地人民群众以党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色秋歌舞,令人眼前一亮、意味深长;在山东济南泺口九烈士纪念碑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将党史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引得游客连声叫好;在海南儋州,党史内容写进一曲曲山歌,“每周一唱”广受群众欢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许多地方将红色历史与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习.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秧歌、快板、山歌等,是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歌串史、以戏叙史,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这些实践启示我们,不断丰富党史的讲述方式、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好的形式离不开好的内容。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谈谈在红色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 (3) 为响应国家号召,某校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方案。
  2021年12月14日,习.平主席在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文学艺术创作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要求文艺工作者(    )

①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③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描绘新时代恢宏气象

④加强管理,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大胆借鉴外来文化

③要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④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习.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其意义在于能(   )

①引领社会思潮,消除文化间的差异
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求

③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0年前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来,一代代考古人不畏艰辛、不懈努力,使得殷墟、良渚、 周口店无数遗址重见天日。这些考古学实践不仅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中国历史,增强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现代考古学(   )

①验证了文化统一性对区域多样性的支撑作用

②铸造了中华文明根基,丰富了历史文化内涵

③塑造了历史认知,提升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

④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上新”,再揭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500余件重要文物在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中被出土。这些考古新发现有利于:(   )

①研究中华文明演进过程,厚植文化底蕴

②领略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赋予传统文化全新内涵,注入时代精神

④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彰显其优越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古谚语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惊艳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这一设计(   )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②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展示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太宗曾说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记载着大量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明确揭示出社会国家运转的客观规律。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百年历史中不断取得胜利并走向辉煌,是因为自党成立之日起,就认清了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是与众不同的。党带领人民经历了 28 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纵观世界变化,立足基本国情,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逐步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进。

材料二:

习.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今天中国人民正踏着“红色”足迹,感悟着“红色”情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 下,勇敢地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党是如何带领我们不断前进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踏着“ 红色” 足迹,感悟着“ 红色” 情怀的文化意义。
我国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并向全球直播,播撒了科学种子,影显了文化自信。(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党的百年奋斗不仅创造了伟大的社会发展成就,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材料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凭依的正是一种比铁还硬的伟大建党精神。关于它的延展,可以有各种例子。

长征路上,血战湘江,重伤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撕开腹部伤口,咬断肠子,壮烈牺牲。抗美援朝,屡战长津湖,战士们伏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冻死后仍保持随时冲锋的姿态。为摆脱核威胁,数十万人告别父母妻儿,远赴大溪深处,以板房帐篷为家,以戈壁黄沙为体,甘做隐姓埋名人,孕育那一声震惊世界的巨响。为实现小康梦,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脱贫奇迹。

……

谁说历史无言?他们的事迹就是历史最好的叙述。谁说时间有界?精神的力量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向“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助章奖章;在脱贫攻坚决胜之时,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祢号获得者颁授奖章、奖牌:在建党百年前夕,首次颁授“七一勋章”……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的庄严仪式,既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精神的传承。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走过波澜壮阔的100年,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剧。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用理念主张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吸吮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养分,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从一棵小树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坚强有力的党中央是主干,各级党组织是枝干,党员是树叶,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具有抵挡任何风雨侵袭的强大力量。经过百年磨砺,党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能力,能够经受住各种挑战和考验,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

  1. (1) 结合材料一,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延展”,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角度,阐述中华民族“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的深层逻辑。
  2. (2)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以“解读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密码”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