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知识点题库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消除贫困现象

④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经历了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的过程。总体小康的特点有(  )

①低水平的 ②不全面的 ③发展很不平衡的 ④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

A . 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实现 B . 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 .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D . 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
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 . 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 . 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比较低 D . 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就举世瞩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十三五”时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还不尽如人意,贫困居民底数不清,常常由基层干部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数字弄虚作假,人情扶贫现象严重;扶贫项目容易被地方各种权力与利益关系绑架,背离国家的初衷和贫困群体的需求,以致个别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长期粗放式扶贫留下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材料二 近年来,G市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出来,建档立卡;认真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并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过程监控,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当前我国加强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G市是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的。

2015年全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表(2016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如下所示: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62029元

39589元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70611元

57319元

51064元

50842元

43439元

36478元

32176元

32772元

上表蕴含的经济信息告诉我们(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②实现社会公平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③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消除不同地区间的差距④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共享发展是(    )

①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体现  ②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体现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对于我国来说,落实《巴黎协定》,需要增强发展协调性,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绿色化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

①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②是一种各地同步发展的过程  ③应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④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我国国情出发,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疑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发挥着主导功能。政府主导地位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应注意区分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的边界,避免政府“自利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相适应的制度保障和宏观环境。

  1. (1) 从时事角度,回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角度分析如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摘下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我国将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有效举措,在未来5年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是(    )

①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体现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③为了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能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缩小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同步发展

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将使(  )

①我国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我国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  )
A . 小康社会 B . 总体小康社会 C . 全面小康社会 D . 富裕型小康社会
目前,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的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举措是(    )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④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我国确立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   )
A .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 . 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C . 引导居民高消费,发挥消费的反作用 D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017 年“两会”期间,关于小康话题的关注度依然比较高。下列对人们关注的“小康”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目前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②小康社会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国 100 周年的奋斗目标

④本世纪头 20 年我们将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等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此举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有(   )

①给城市扩张划出了边界,从长远看,有可能阻碍城市发展

②不断完善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③有利于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解决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④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城市集约型、内涵式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着手稳住“三农”基本盘。

材料一:2013-2019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注: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材料二: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教育质量、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8个方面的短板,围绕这些具体要求,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项抓好落实。在强化“人地钱”要素保障上,针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等,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要坚决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