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人的影响 知识点题库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这种正面家风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大有裨益。这是因为(    )

①弘扬好的传统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

②家风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③家风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传统文化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有人认为,由于文化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所以人们总是在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文化的影响。这一观点(   )

①认识到了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②承认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错误地认为人在文化面前没有自觉主动性 ④承认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是“三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宏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有悠久的传统,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为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注入了深刻内涵。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活动。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民族为什么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2.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提起这首已经被选为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二十四节气》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今天“二十四节气”存在的依据。

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

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

  2. (2) 材料二:推动渝东南生态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各县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开发、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某县为发展魔芋产业,成立魔芋科学研究所,加快技术体系建设。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回答上述措施的理论依据。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改编为诗歌,并与山里的学生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这首诗让大山里的孩子明白:他们像苔花一样,虽然很小,也要学牡丹一样勇敢的开放。《苔》这类诗对品读主体的意义在于(    )

①确立文学审美能力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发挥其特有感染力,培养奋斗精神

③正确认识生命价值,陶冶思想道德情感

④造就健全人格,丰富自然科学知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6月22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平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再次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深刻体现了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和平发展。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从字面意思来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对各国利益交融和相互依赖的现状认知,更是出于对大国全面冲突对抗和世界大战的隐忧。但是从内涵角度来看,与“新型大国关系”概念相比,“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大国搁置意识形态分歧,从如何实现良性互动的技术层面思考,提出一种超越意识形态、更高层次的价值观追求。为全人类的发展指明道路。

习.平总书记曾经用中国古语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他通过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强调,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城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材料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等。

材料三:201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提出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通知强调,聚焦“三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提高改革的含金量和实效性。

  1. (1) 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分析通知的要求是怎样遵循客观规律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的。

《一路书香》是一档创新形态的文化探寻节目,运用行走与深读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电视语言,以点带面地串联起中华特色各异的小城小镇,全方位展现各地传统民族文化,将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呈现给更多电视观众。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是其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②电视传媒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③文化执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其有潜移默化特点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炭火已熄灭,月光在窗棂上勾勒出旁白……露珠驮着阳光,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诗的作者是一位放羊的农民,他把生活的苦难化作清晨的露珠,让它“在晃动的枝条间奔跑”。诗歌于人()

①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提供滋养灵魂的精神食粮

②是与生俱来的文化素养,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可以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④作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给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感知文化旅游的韵味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B . 纵情山水与品味诗词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 . 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D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让乘客在地铁车厢中通过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到文化氛围,是上海市推动“文化进地铁”的初衷。这样做有利于(    )

①营造良好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②拓展发展空间,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③利用鲜活载体,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下列名句体现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A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B . 忽如一夜春风米,干树万树梨花开 C . 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1999年,一个叫容韵琳的澳门女孩将这首《七子之歌》唱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20年后的今天,澳门特别行政区迎来了20周岁的“生日”。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尽管经历了葡萄牙长期的殖民统治,中华文化仍然是澳门文化的根基。从古老的妈祖信仰、节庆民俗,再到如今与内地频繁的文化交流和使用相同的历史、地理教材,四百多年来,澳门与内地的文化关联从未间断。澳门回归以来,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国情教育,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对在校学生推行国旗、国歌、国徽教育;鼓励澳门学生到内地参观高校、博物馆、历史古籍,增进其对国家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的了解。澳门不仅实现了法理的回归,更实现了人心的回归,澳门同胞对“中国人”身份有了高度的认同。

20年时光荏苒,背靠着伟大祖国的坚强后盾,“濠江莲花”正在璀璨绽放。澳门归,全国欢庆共举杯,一国两制辉煌飞,澳人治澳生活美,繁荣昌盛好社会,前程美好耀光辉。

  1. (1) 有观点认为,澳门同胞人心的回归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基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 (2) 运用一个哲学原理,谈谈你对“一国两制辉煌飞,澳人治澳生活美”的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香港,围绕修例发生的示威游行和暴力冲突中,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中有不少人是受反中乱港分子蛊惑煽动而走上街头,以为自己站在正义一边。然而,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明辨是非、三思后行,不能充当反中乱港者的“马前卒”。香港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的确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些问题是不能用暴力和违法来解决的。香港社会要向前走,就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法治社会,而这个法治社会一定对暴力零容忍。发生在香港的极端暴力行为,遭到各界强烈谴责。青年是社会的未来,香港的未来将由今日的青年去塑造,而他们的品德、学业和对社会的归属感都将影响社会的发展。无底线的自由,绝不是幸事;不讲法治的民主,只能带来祸乱。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恶意制造对立对抗,只会断送香港前途。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严惩违法行为,是对法治最好的维护。

“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19年9月1日,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孔学堂落下帷幕。作为国内唯一以国学为主题的书博会,本届书博会共展出10万余种国学图书及文创产品,几十场国学名家讲座、爱心捐书赠册、共建贫困山区孔学堂国学图书室等文化活动。近几年,读者对国学类书的需求明显增大,国学热持续升温。这反映出(   )

①读者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需求

②国学类图书承载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优秀文化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④国学类图书决定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体,……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多村的独特景观,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醇厚从容的民风人情。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A .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B .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经形成无法消除 C .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D . 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
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的总和。气质是靠常年的积累和良好的习惯又或者是文化熏陶所凝炼出来的,它在在人际交往中,或者是在社交礼仪中会带来很大的优势,因为一般很有气质的人,都会不自觉的吸引其他人。这说明 (    )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交往

②文化会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④文化源于实践并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