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知识点题库

国学中的传统民本思想如“民贵君轻”“仁政惠民”“民水君舟”等,为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提供了思想素材。这表明(   )

①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发展

②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    )

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

③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民歌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推动陕北民歌艺术的发展,陕西省第三届民歌大赛于2017年2月16日至9月17日举行,本次大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参赛者年龄、职业、唱法均无限制,同时鼓励创新、改编的歌曲参赛,分享民歌之美,感受民歌之趣,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举办民歌大赛(  )

①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动员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借助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体制创新            ④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6年5月 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必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文化角度看,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需要(    )

①奏响文化主旋律,实现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增强其民族性与继承性

③坚持洋为中用,充分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成果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认真研究了“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小说、民间美术、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

A .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B . 加强文化教育,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C .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D .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守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魂与根。但如何保护,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有专家建议,应注重文化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即不能只保护某项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还应保护其赖以生存并与之构成传承链条的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系统整体。同时,要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坏境,引导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促进整个文化系统环境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 (2) 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陕西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家训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惜物力、邻里互帮不生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对千年以前由“蓝田四吕”兄弟制订、我国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进行重新修订并形成了《蓝田新乡约》。这表明(    )

①传统的乡约家训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②要批判继承传统乡约家训并推陈出新

③乡约家训主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悠久的历史,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

②中华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艺节目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合理性

④文化的影响力取决于大众媒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日历》的出版,让馆藏精品走进千家万户,与读者一起每日近距离体验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传递一种铭记千年美好、永藏流逝时光的积极生活方式。由此可见(   )

①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文化创新的目的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③中华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④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材料一2018年12月25日,杭州至黄山高铁(以下简称“杭黄高铁”)开通运营,这是我国东部地区新增的一条世界级高铁黄金旅游线。杭黄铁路设计和建设的指挥长龙安宝感慨道:“我国铁路发展不再单纯追求技术、规模上的高大全,而是更加尊重自然和人文历史。”各站站房大量融入了徽派、吴越文化和新时代元素:在富阳站,《富春山居图》被制成巨幅壁画;在千岛湖站,现代化的园林设计,让站房群山溪流环绕……

材料二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提升,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杭黄高铁设计融入人文历史元素的意义。
  2. (2) 分析“全域旅游”这一指导意见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观点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 (1)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现点加以评析。
  2. (2)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 (3) 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大会议、体育盛会一般都有会标,分为会徽和标识。会徽和标识在设计上要体现会议的主旨、举办地、举办时间、举办国(地区、单位)等。

    材料一:如图是2017年12月15日揭晓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奧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BEIJING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达成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材料二:如图是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标识。标识由中间的地球、外侧的浅蓝色圆环、进口博览会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编写(CIIE)等部分组成。中间的地球寓意进口博览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地球上的绿色中国,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图标外侧为浅蓝色圆环,寓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图标中进口博览会的英文简称“CIIE”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字体颜色选取中国红,象征着中国热情好客,欢迎世界宾朋。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会徽诞生给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进口博览会标识是如何体现系统与要素观点的。
  3. (3)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209年8月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体育盛会的会徽为“山河”(如图),主题口号为“青春的约会,拼搏的舞台”。请从青年与国家关系的角度为“二青会”拟三条宣传标语。

作为一种民间自我教化的工具,家风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培育弘扬好家风,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发挥家风对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积极作用,必须(   )

①与时俱进,为家风注入时代精神

②继承传统,恢复儒家文化的社会主导地位

③认同中华文化,全面传承家风

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手工艺涵盖领域极为广泛,拥有无数的“技艺”。对于现代科技在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

支持的人认为:现代科技的运用会带来诸多便利。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使用的工具也升级换代,使得过去几乎无法完成的技术成为可能。当雕刻刀具越来越精细,有些刻刀头甚至细如牙签的时候,木雕大师就可以设计创作出“细如发丝”之类更为精致的雕刻作品。

反对的人认为:现代科技的运用破坏了“纯手工”的特性,会带来严重后果。如传统手工宋锦纹样华丽、生动,质地坚韧、挺括,常用来装裱书画和制作高级服饰,深受民众喜爱。然而,机械的滥用使得手工宋锦已不复存在,现存的都是机织产品,精密度和纹样已经走样,没了昔日的光彩。

材料二:目前,现代科技参与传统手工艺创新的最大难题是缺乏复合型人才。掌握现代科技的人员大多不懂传统手工技艺,而传统手艺人又不懂现代科技,导致二者之间难以结合。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理性看待现代科技在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2. (2) 请你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角度,为解决现代科技参与传统手工艺创新的最大难题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中国“锻打”技艺诞生于商周时期,用这项技艺全手工锻打的饕餮纹錾铜板装饰着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迎宾大厅,为恢弘的现代建筑添了一抹“中国风”,凸显中国气派。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  )
A . 实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B . 说明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 . 在融合的过程中推动了文化的国际交流 D . 在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不列要求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发展潜力巨大。但该区域的非均衡发展非常明显。其中有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先发展地区,也有处于初级工业化与传统农业并行的欠发达地区。同时,许多地区并未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盲目追求所谓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结果导致各地重复投资,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不同地区各自为政,阻碍了区域间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2020年11月14日,习.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再次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材料二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长江文化中,既有江南水乡古镇、南京石头城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宜兴紫砂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第一个机器钢铁厂、第一个自贸区……近年来,重庆依托大山大水、大城大桥的地域特色,沿江布局大型文化设施;湖北举办荆楚文化节,为文创企业提供与资本对接的平台;江苏打造“江南水乡”田园文化旅游线路,助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众多地方把地域特色转化为文化品牌。奋进“十四五”,必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使其更加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1) 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
  2. (2) 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有何意义?
  3. (3)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保护是前提和基础,请你拟定两条保护长江生态的标语。
《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的晚会,既表达了中华民族喜迎新年的共同心愿,又体现了各民族欢度节日的不同特点;既体现传统文化的厚重,又展示了现代元素的精彩。春晚是源于生活、不断创新且深受观众喜爱的晚会。材料表明(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通过特定的活动深刻影响着人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等功能,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凸显文化的多样性

④春晚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在共同文化记忆中涌动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生动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随着节日风俗不断变化和更新,抢红包、反向春运、短视频拜年等新现象流行,也说明了人们对新年味、新年俗、新节日文化的主动接受。这启示我们(    )

①批判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今天所用

②先继承传统文化,然后发展传统文化

③重视文化继承,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顺应社会生活变迁,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学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
A . 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 . 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C . 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D . 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老地名或承载一个古老传说,或见证一段历史变迁,或反映一方民俗风情。保护老地名,要将街巷里弄中镌刻的浓浓乡情、溪流河湖里流消的乡土味道、轩榭廊舫间沉淀的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在城市肌理的更新中留下历史的厚重与温度。保护老地名是为了( )

①赓续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②彰显文化魅力,涵养文化品味

③留存民族标识,保护地方特色

④注入现代元素,擦亮文化名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