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知识点题库

保护,对于破坏来说是好词汇,对于发展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创新之路的时候,非要保留那么多的东西是有问题的。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 文化发展要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 . 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 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 D . 传统文化缺的不是保护而是创新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演出的深圳原创交响乐《人文颂》选择西方艺术的交响乐形式,演绎代表东方智慧的儒家文明,让世界听懂了中国故事。该演出的成功说明(   )
A .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B . 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地继承 C . 世界各国都能欣赏和认同中华文化 D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爆红,它以朴实细腻的歌词、深情舒缓的旋律,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背景,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并且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评论认为,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公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

你认为该歌曲走红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下极高的收视率。好评声中,也有网友表示遗憾:可惜不是咱们自己的原创。原来,这个节目的版权购自韩国。事实上,各大卫视引入海外版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火热的电视综艺节目90%是从海外引进的版权。

从文化创新的途径,分析引进优秀海外节目模式对我国电视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多年来,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文化资源十分贫瘠、文化底蕴并不深厚的新兴城市,深圳市的文化产业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发展,已成为深圳继高新技术、金融、物流产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并逐步探索出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为特征的发展新模式。从曾经的“文化沙漠”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圳现象”折射出的是经济特区30多年发展模式的变迁。

从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深圳发展模式的理解。

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
A .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B . 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 . 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 D . 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日益雄厚的综合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飞天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就,是因为(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

②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增强

③伟大民族精神的发扬

④共.产.党的科学决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无论是铡刀、牛槽等传统农耕用具,还是饺子、馒头等乡村特色饮食,经过胶东莱西农民李泽志的一支画笔,就变成了一幅幅雅致有趣的写意画,让更多的人对逐渐消失的农耕文明育所认识,李泽志也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民艺画创始人”。李泽杰的成功表明(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育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如实反映社会生话的状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景德镇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制瓷中心,有着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陶瓷古迹、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形成了景德镇在世界上没有同构性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景德镇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  )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

②继承传统,保持其特色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把发展制瓷业作为当地工作的中心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山东省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先进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奢靡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乡风日下,价值观念下滑;没过几年,变得经济衰退、凋敝。最近,该村村委会下大力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传承乡村文明,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该村又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乡村和最美乡村”。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阐释该村委会做法的合理性。

2018年3月2日,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院线上映,截至3月16日,票房已突破3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纪彔片票房冠军。《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下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艰苦奋斗扶贫攻坚、心系同胞海外撤侨等足以载入史册的非凡成就,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国产飞机C919的总设计师吴光辉、“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等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这部影片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创新强国、研发强国、责任强国,更让观众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厉害了,我的国》以电影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是一种艺术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解。

诗歌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以及祭祀颂词,千百年来,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家国情怀。凝练的语言,蕴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是中国诗词屹立于世界文学史的独特标志。由此可见(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文化如何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2. (2) “饮其流者怀其源。”请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金刚碑是具有 300 余年历史的古村落。金刚碑曾经盛极一时,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具 川东民俗文化又富含抗战文化研究价值的双重传统风貌街区。解放后该村落由于失去水运交通优 势而由盛至衰,但其良好布局保持至今。在金刚碑的再生营造过程中,设计师秉持保护与再生相 结合的设计理念,使用老房子坍塌留下来的暖黄色老石头,以追求材料的原真性。在保留原街巷 院落肌理、旧建筑的基础上,摒弃宗族祠堂、贞节牌坊的复原,融入民宿酒店、咖啡吧、乡土博

物馆等文化空间新元素。改造后的金刚碑村成为北碚区旅游服务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实现了从废

弃村落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金刚碑村再生营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2) 金刚碑村的蝶变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的?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一直被各国视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当代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构建起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的桥梁、加深情谊的纽带,更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分享会”的举行,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主创人员亮相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借此表达中国电影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敬意。该电影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总导演陈凯歌坦言,影片获得市场成功的根本在于,中国人对70年间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同。在他看来,“对自己国家怀有激情和挚爱的普通中国人,他们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

此次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各方嘉宾围绕技术、体制、文化和审美等多方面进行经验互动互鉴,对未来中国电影界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期许和展望,进而希望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包容精神和共赢理念来建设、完善世界新秩序,建立全人类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层面在内的“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我们该何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温州一家人》在题材选择上坚持“三贴近”原则,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观看的人无不感到心灵的震撼。上述材料说明,文化创造的源泉是(   )
A . 历史传说 B . 社会实践 C . 文化创作者的灵感与想象 D . 民族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完成相应要求。

深圳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改革创新是深圳发展的基因,从“一个圈”到一座城,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伴随经济腾飞,深圳书写了从“经济深圳”到“文化深圳”,从“文化沙漠”到“文化枢纽”的靓丽答卷。

建市之初,针对本地文化资源贫弱的条件,深训确立“文化立市”的战略。推动深圳成为文化创新的主场。作为开放和移民城市,深圳汇聚了内地与港澳、中国和海外的文化资源,培育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深圳推动文化和其他业态融合发展,走出“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的资源交叉融合文化发展道路。“文化+科技”,一批文化科技企业以创新科技赋予传统文化新形式、新内容的模式迅速崛起,在“科技+文化”双引擎驱动下,“听看唱玩”的立体娱乐生态以不断满足人们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为文化数字化传承注入活力。“文化+创意”擦亮“深圳设计”品牌,“文化+旅游”点亮群众美好文化生活……“文化+”助推深训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深圳已成为新兴文化业态的发达区、国际文化交流先行区,被誉为“设计之都”“创客之城”,创造了文化发展弯道超车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深圳是如何实现从“文化沙漠”到“文化枢纽”的跨越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活是诗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 没有生活就没有诗人和诗歌。

毛.泽东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诗人,但早年并不喜爱诗词。1915年,毛.泽东在写给摯友的信中谈到:“梁(启超)固早惠,观其自述,亦是先业词章,后治各科,盖文学为百学之原。吾前言诗赋无用,实失言也。”从“诗赋无用”到“文学为百学之原”,这是毛.泽东在“诗赋”认识上的重要转变。自此,他不仅熟读了«诗经»、«昭明文选»、唐诗、宋词等经典名作,更在创作上巧引妙用,诗句“一钩残月向西流”就巧借李煜«度美人»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意境之美,恰到好处。

在红军长征前后和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出现了两次高峰。 作品或与火热的生活融会交融,或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紧密相连,常以诗立志,高扬理想精神, 多以诗遂志,助推革命事业。著名学者张璋就曾如此评价:“主席诗词……字字珠玑,篇篇锦绣, 写出了历史面貌,反映了时代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和结合的典型。”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伟大的作品都是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我们都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1. (1)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 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成为一位杰出诗人的。
  2. (2) 某校诗词研究社团针对当下学生诗词创作普遍存在立意不高、内容空洞等问题,积极探讨解决的具体方案。请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要求: 切中要害,行文优美,每条l0—30个字。)
面对等上阅读、网络购书的冲击,不少实体书店转变经营思路:有的创新内涵,提供多种知识服务;有的着眼外观,让书店更加别致;有的往上游拓展,定制产品、收购版权;有的往下游延伸,与咖啡厅、艺术展、手工坊连接…材料说明(   )

①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

②推动文化创新必须丰富文化事业的内涵

③文化创新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④文化包容性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高资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在文艺市场上,有人在创作方面搞“众筹”,将个体创作变为流水作业;有人杂取他人作品简单合成。这些行为不仅令文学艺术蒙尘,也对社会精神生活造成损害。这启示我们(    )
A . 创新需要借鉴和继承 B . 文化创作要坚持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导向 C . 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D .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