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知识点题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作的源泉充分涌流。材料表明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点在于(   )

A .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B . 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 . 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 .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按照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着重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格调上下工夫,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有许多创新之举,取得丰硕成果而受到社会瞩目。

材料一 张家港市相关部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形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该市实施“文明百村欢乐行”大型文艺巡演活动,传播文化新风,倡导和谐理念,促进市民知辱尚荣;实施千场电影“进社区”、文明书场“天天说”和文艺广场“天天唱”,上演《包公与狄青》等优秀剧目;通过“博物馆送展到基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和科普教育;建立农家书屋图书馆流转中心,通过图书流动车“送书下乡”,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实施人文素质提升工程,推动书香城市建设;在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将全市所有村(社区)划分为若干“文化网格”,配备网格文化员,在全国率先探索“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与公平问题。

材料二 围绕“全民阅读让张家港更文明”的主题,该市稳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并取得积极成效。2012年,市委专门制定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推进“书香城市”建设的意见,印发了全民阅读活动工作指南。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全民阅读基线调查,发布全民阅读状况蓝皮书,培育民间阅读组织,深入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同时,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制定发布全国首个“书香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根据阅读的设施、资源、组织、活动、环境、成效及保障条件等设置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87个,使“书香城市”建设评价变为量化可考,促进全民阅读由模糊型推动向制度化约束转变。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概括说明该市是如何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党和政府的知识,说明该市全民阅读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原因。

2011年,道德再次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话题。2岁女童被汽车碾压,18名路人见死不救;老年人倒地,路人不敢搀扶;医院火灾,医生遗弃病人逃生……一时间,道德的缺失成为了中国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对道德的呼唤也成为中国民众最迫切的要求。

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国民的道德缺失现象,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

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分析上述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场舞历史悠久,产生在群众之中,群众是广场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并发展了广场舞,从腰鼓、秧歌等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样式,到交谊舞、街舞等现当代舞蹈元素,都能在广场舞的演绎中焕发新的光彩,充分展示了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广场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它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展示群众良好精神风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广场舞活动配乐选择低俗化,噪声扰民,色情陪舞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日,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以便更好地解决广场舞带来的困扰。

结合《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广场舞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五”期间,合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建设文化强市,通过走进基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江淮地域文化,彰显现代创新文化,塑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文化标识;广泛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宣传活动,增强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加快推进合肥市中心图书馆、美术馆、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不断繁荣文化艺术,丰富内容、拓展渠道,培育文艺精品,打造了一批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特色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分析合肥“文化强市”的经验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为此,作为公民要(    )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担当 ②积极投身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对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对个人而言,阅读可以借鉴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提升修养。今天的你,追赶上阅读的脚步了吗?

阅读让生活变慢

书读得越慢,心灵会越丰富,“慢阅读”提倡的不是速度的绝对慢,而是追求一种回归自然,悠游怡然的意境和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阅读已经在云端

在人群如织的地铁、公交上,在乐声萦绕的咖啡馆、茶室里,纸质书籍已不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新媒体阅读为读者带来了快速、便捷、多样化的崭新体验,“互联网十”的阅读形式为全民阅读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阅读香飘全社会

阅读,与个人息息相关,更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与他的阅读量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也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阅读承载的,既是个人心灵探索、知识增长的旅程,也是一个薪火相传、志向远大的发展历程。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追赶上阅读脚步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 . 建设“学习型”社会 B .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C . 培育“四有”公民 D .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全免费,读者可以无障碍、零门槛进入。这一惠及广大民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    )

①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

②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公共图书馆法》在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向社会公众提供普遍性.均等性的服务的同时,突出强调了面向青少年和弱势群体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文教结合.馆校合作,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要求更加人性化地结合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特点,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此外,还强调了区域发展平衡,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材料旨在强调(  )

①平等.共享公共文化资源

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重在行动

③文化建设要以特殊人群和特殊区域的文化发展为中心

④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机制,推动图书等文化事业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3月,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发展开启新篇章。

材料一:数字经济带来新职业的出现,产生了体验师、网络作家、网络主播……依托技术进步和数据共享创新就业形态,产生了合同工、兼职、外部专家……数字经济促进劳动者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劳动者更愿意从事灵活性与自主性更高的工作,根据国际咨询公司测算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整体数字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4万亿美元,总就业容量达1.13亿人,预计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总就业容量达4.15亿人。

    数字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关键基础设施薄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数字鸿沟明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信息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公民终身互联网教育体系有待加快构建和完善。

材料二:数字素养,是指人在数字环境下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并获取信息,评价、整合、交流信息的综合科学技能和文化素养。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条件下,数字素养越来越成为劳动者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和素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努力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我国正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街接,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与培训相互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

  1. (1) 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就业的意义,并针对数字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 (2)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教育在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中的作用。
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推进标本兼治。所谓“治本”,就是通过思想文化建设,实现党员理想信念的巩固、政治立场的坚定、思想作风的清廉。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形成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自觉,全面从严治党才会从外在的强制约束,转化成为内在的自我譬醒,才能形成“不想腐”的精神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如何治本?

2018年5月29日,洛阳市“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名单揭晓。“最美家庭”系列包括教子有方家庭、孝老爱亲家庭、平安和睦家庭、书香家庭、“最美妈妈”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10户家庭获得五好文明家庭标兵称号,100户家庭获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    )

①发挥了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②是提升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他是十八弯山路上一轮明月,照亮山里娃儿们的未来。”张玉滚同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奋斗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把个人理想融人伟大梦想,扎根深山17载,奉献教育事业。张玉滚的事迹(    )

①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迸一步提升了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④启示我们要把他的精神定为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为展示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成就,在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同时,又建设了数字化网上展馆,展览全面发布上线后,网民登陆相关网站即可访问网上展览馆,为更多人参观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体现了(    )

①发展喜闻乐见大众文化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②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国家通过多种渠道,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一段时间霸屏的宫斗剧因其随意篡改历史,将人性的黑暗无限放大扭曲,会让观众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知,遭到国内各大卫视的停播,卫视此举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这说明(    )
A . 文艺作品应该高度写实不能虚构 B . 大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 C . 文化事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D . 文化产业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
习.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材料表明(    )

①教育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影响,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②教育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点功能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某市探索“行走的书箱”乡村阅读新模式,送图书下乡,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组建“领读人”队伍,引导并激发农民的阅读需求。对该市的做法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加大优质阅读内容推介力度,能实现城乡全民阅读的均衡发展 B .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C . 送图书下乡活动的设施设备配备齐全,是保证阅读效果的关键 D . 数字阅读是数字时代大势所趋,数字阅读必然会取代纸质阅读
“和谐稳定,奔向小康”“扶贫路上,不落一人”,某村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要内容,建成了由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孝道公约等板块组成的文化墙。在农村建设文化墙

①全面提升了广大村民良好的科学素养

②为提高村民思想认识营造了文化环境

③是我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④能促进农村公序良俗和乡村文明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20年是脱贫攻坚任务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中国始终在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阶段性目标,力所能及地将发展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引导人民群众既扶贫又扶志,实行“志智双扶”——扶思想、观念、信心,扶知识、技术、思路,从根本上医治贫困顽疾。

历史是一条长河,洪流滚滚,不可阻挡。如何完成历史视野下的脱贫攻坚与新乡村书写?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要看到人民群众在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口袋富起来”了,而且“脑袋富起来”了。现在正处于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在这个崭新的历史现场,我们要发现崭新的线索、塑造崭新的人物、记录崭新的实践、讲述崭新的故事,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意识的作用”角度,分析扶贫工作中“志智双扶”的合理性。
  2.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代新乡村实现向善、向上、向好发展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