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作用 知识点题库

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 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 min和4 h)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 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 . b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 C . c条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D . d条马铃薯细胞外KNO3溶液浓度增加
基础填空题:

(1)生物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生物大分子是以 为基本骨架.DNA是以 为基本骨架.

(2)葡萄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蔗糖是否可以口服? 是否可以通过静脉注射? 

(3)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使不同密度的DNA在试管中的位置不同,出现不同条带,使用的方法是 

(4)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是 (填“吞噬细胞”或“肺泡细胞”)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5)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可能含尿嘧啶U的是 

①启动子  ②密码子  ③内含子  ④终止子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⑦RNA聚合酶  ⑧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6)将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吸水破裂.你认为线粒体的内膜、外膜破裂情况是 (填“内膜先破裂”、“外膜先破裂”或“同时破裂”)

(7)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常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上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该方法称为 ,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也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请再举一例检测CO2的方法 

(8)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 模型.

(9)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对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将人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Ⅰ、Ⅱ、Ⅲ三种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这三种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

A . Ⅱ、Ⅰ、Ⅲ B . Ⅰ、Ⅱ、Ⅲ C . Ⅲ、Ⅱ、Ⅰ D . Ⅱ、Ⅲ、Ⅰ
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g/mL、0.1g/mL、0.3g/mL的蔗糖溶液.

  1. (1) 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 变化程度
  2. (2) 该实验的结论是
  3. (3) 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37℃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0℃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 说明
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蔗糖分子不能透过)浸入蒸馏水中,如图能正确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根据有关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 (1) 使用高倍镜观察标本时,换用高倍物镜前应移动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若想观察清楚可以
  2. (2) 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试剂是由甲液和乙液后再注入待测样液中的;在做脂肪检测的实验中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3. (3)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操作步驟是制片、、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4. (4) 现有一试管,盛有10毫升猪的新鲜红细胞稀释液。利用其获得纯净细胞膜所用的简单方法是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 . Na+ B . 二氧化碳 C . RNA D . 胰岛素
图甲是渗透作用装置图,A、B 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图乙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4

  1. (1) 图甲中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图示为渗透平衡状态,此时A、B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AB(填>、=或<),半透膜两侧(填“有”或“没有”)水分子移动。成熟植物细胞中的相当于图中半透膜。
  2. (2) 图乙中B 代表,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人血浆中葡萄糖和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填字母)。
  3. (3) 荆门本地的常规水稻种植到盐碱地中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两侧加入等量同种微量物质,结果左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

图片_x0020_1717445506

A .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 .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蔗糖酶 C .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 .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渗透压等于S2溶液的渗透压 B . 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变小 C . 当漏斗内外的高度差稳定时,没有水分子进出半透膜 D . 若向S2溶液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变大
图所示渗透装置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通过,而蔗糖不能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使其液面与烧杯中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21

A .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立即下降 B .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一段时间后下降 C . 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 .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为研究海水稻的耐盐生理,研究人员对某耐盐海水稻在0.25g/kg NaCl盐胁迫状态下的生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NaCl(

叶绿素(

光合速率(

脯氨酸含量(

丙二醛含量(

0

6.2

17

20

5

0.25

3.0

14

440

36

  1. (1) 叶绿素主要吸收光,实验中提取叶绿素常用的试剂是
  2. (2) 丙二醛是生物膜的脂类物质过氧化的产物。盐胁迫下,丙二醛含量急剧升高,说明膜的增大,使光反应产生的减少。
  3. (3) 盐胁迫也直接导致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使叶表皮的气孔开度变小。低盐胁迫时胞间 浓度下降,但高盐胁迫时,胞间 浓度不降反升,可能的原因是所需酶的活性下降,其结果都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 (4) 海水稻细胞中脯氨酸、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急剧升高有利于适应盐胁迫环境,其原因是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 B .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 .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 D . 甲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将等量的猪红细胞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曲线图如图(P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胀破时的NaCl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备细胞膜时可将猪的红细胞时置于蒸馏水中 B . A处NaCl溶液中水可以渗透进入细胞 C . B处NaCl溶液中水分子不可以进入细胞 D . 一段时间后,A处红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处红细胞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人的成熟红细胞运送药物,首先将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甲溶液中,使其膜上出现孔洞,待药物通过孔洞进入细胞后,再转移至等渗溶液中,之后膜表面孔洞闭合,利用该红细胞可将药物运送至靶细胞。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 红细胞在甲溶液中会吸水膨胀 B . 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胞吞 C . 水溶性药物更适合使用该方法运送 D . 临床使用时要进行严格的血型匹配
图甲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其中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物质成分,数字表示过程。图乙是“探究强光对光合色素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对比,Ⅰ~Ⅳ是纸层析后获得的色素带。请回答:

  1. (1) 图甲中过程②③所在的循环称为,发生的场所为。由物质G生成三碳糖的过程,需要作为还原剂,需要提供能量。
  2. (2) 光合作用产生的O2用图甲中(字母)表示,据图甲还可知ATP的形成与(填物质名称)的跨膜运输有关。
  3. (3) 图乙中,色素带Ⅲ中的色素是,据图乙可推测,可能会提高植物抗强光能力的色素是(填色素名称)。
  4. (4)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时,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在夜晚,叶绿体中的淀粉水解,其水解产物三碳糖运出叶绿体并转变为蔗糖,供植物体其它细胞利用,或作为能源物质参与
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段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B . 从B点开始, 开始进入红细胞内 C . 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 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 D . B点对应的时刻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浓度相等
利用反渗透法可以淡化海水。反渗透法指的是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其他物质因不能通过而被留在原水一侧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渗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是顺浓度梯度方向移动的 B . 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 C . 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 D . 反渗透法所用半透膜是人工合成的不含蛋白质载体的膜
研究表明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ATPase)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H+—ATPase被蓝光诱导激活后,导致ATP水解,会将H+分泌到细胞外,导致细胞膜外H+浓度升高而建立电化学梯度,K+、Cl-等依赖于H+电化学梯度通过离子通道大量进入保卫细胞,从而使气孔张开。气孔张开运动的相关机理如图所示:

  1. (1) 依据题意推测质子泵(H+—ATPase)具有功能。
  2. (2) 蓝光可激活保卫细胞中质子泵,而诱导气孔张开,依据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推测其机理是
  3. (3) 植物有时为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气孔会关闭,此时叶肉细胞仍可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CO2可来自细胞间隙和,但光合速率会明显减慢;气孔开启的瞬间植物叶肉细胞消耗C5的速率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 B . 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③后的观察视野中 C . 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 D . 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③>①>②
如图为渗透装置示意图,a、b分别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c为半透膜(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蔗糖分子则不能)。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用3层纱布代替c,也会出现此现象 B . 实验开始时,c两侧溶液的浓度大小是a>b C . 实验过程中漏斗管内的液面先上升后停止 D . 当漏斗管内的液面停止上升时,水分子不再进出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