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平衡调节 知识点题库

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
①水平衡的调节 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 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 ④血糖平衡的调节 ⑤体温平衡的调节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 .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 . 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 . 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2014年8月16日青奥会在南京举行,各国青年运动员齐聚一堂.运动员在运动时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 (1)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后迅速起跑,该过程是反射,起跑过程有许多神经元兴奋,兴奋时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
  2. (2)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这是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此时在产生渴觉,由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水盐平衡;同时机体血糖因大量消耗也会降低,此时胰岛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含量升高.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的问题:
  1. (1)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身体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速率,从而使机体产热增加.
  2. (2) 人体大量饮水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的激素减少,尿量增加.
  3. (3)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
  4. (4) 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 . 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 . 能传导兴奋,并能控制生物节律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肌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 B . 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 . 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 . 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C .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D .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
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
  2. (2) 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3. (3)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是(   )


A .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 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 .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 . 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用一定方法将小鼠的下丘脑破坏(其他结构完好),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 排尿量增加 B . 体温维持恒定 C . 细胞代谢速率变慢 D . 机体仍存在反馈调节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 B . 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 C . 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血糖稳定 D . 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
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明显增多 B . 若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 .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 D .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图为某人在饥饿时参加冰桶挑战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D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参加冰桶挑战的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产生冷觉的A表示
  2. (2) 胰岛A细胞分泌的④与(填激素名称)在血糖调节中起拮抗作用。
  3. (3) 全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调节。
  4. (4) 机体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从25℃到5℃的环境时,机体散热量和皮肤血流量均减少 B . 人吃的过咸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C . 环境中的CO2浓度适当增加时,植物光补偿点向左移动而光饱和点向右移动 D . 光照强度适当增加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3的含量增加C5的含量减少
下列对寒冷环境下机体出现的生理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毛细血管收缩以增加产热 B . 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产生冷觉 C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D .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稳定
人体受某些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在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888094137

(注: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调定点为37℃。)

  1. (1) 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激素乙通过的运输作用于甲状腺。
  2. (2) 体温上升期,皮肤血管收缩,人体骨骼肌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使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是
  3. (3) 体温上升期,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脱水严重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乳酸积累出现酸中毒,乳酸积累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酸中毒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加以纠正。同时,垂体释放的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从而减少尿量。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甲状腺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是(   )
A . 减少、增加、增加、降低 B . 增加、增加、增加、不变 C .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D .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小芸从30℃环境到5℃环境时,她的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
A . 增加、增加、减少 B . 减少、减少、增加 C . 增加、减少、增加 D . 增加、增加、增加
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量会相对增加 B . 人在35℃以上环境中出汗是最有效的散热机制 C . 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D . 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会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维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 . 从35℃进入0℃环境中,在大脑控制下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 C . 从0℃进入35℃环境中,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使散热量大于0℃时 D . 人体内水分的散失会带走体内的热量,水份主要通过呼吸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