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 知识点题库

用经过处理后的鸡粪沼液来培养小球藻,以降低沼液中的氨氮、总磷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鸡未摄入的能量 B . 此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 . 用鸡粪沼液培养小球藻符合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 小球藻制造有机物时所需要能量来自鸡粪沼液
如图为某湖泊的食物网,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中所示外,还包括

  2. (2) 在食物网中鱼b属于营养级,它与小型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3. (3) 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鱼a、b为食的鱼,鲈鱼的增加量(小于/大于/等于)土著鱼的减少量,判断的依据是

  4. (4) 大型浮游动物同化所获得能量包括(  )(填字母).

    A . 大型浮游动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 . 随大型浮游动物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 . 随大型浮游动物的遗体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 .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全球陆生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维度变化如图所示:

  1. (1) 枯落物来自生态系统中的,将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过程.
  2. (2) 由图可知,细枯落物的产量远粗糙木质枯落物,原因是前者的较短.
  3. (3) 由图可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造成这一结果最可能的非生物因素是,而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4. (4)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一方面为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提供;另一方面调控土壤微气候,从而改变土壤群落的结构,进而影响群落的物种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B . 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 . 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D . 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与北极苔原相比,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可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B . 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 C . 多为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D .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 (1)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2. (2) 从不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多少看,图中②③④的数量关系是
  3. (3) 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哪个箭头?(填序号).
  4. (4) 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哪个箭头?
  5. (5) 图中表示消费者细胞呼吸的箭头为
  6. (6) 由于某种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灭绝,则首先受损害的生物是图中的
如图为某岛屿生态系统简化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

  1. (1) 请写出最长的食物链:.蛇位于条食物链上.
  2. (2) 占有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
  3. (3) 若在岛上使用化学杀虫剂,杀虫剂将会通过食物链在鹰体内积累并对其产生危害,这种现象称为
  4. (4) 岛上的蛇因为人类长期大量捕杀而一直处于较低数量水平.禁止捕杀以后,蛇种群数量将会以增长方式增长.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

请回答:

  1. (1) 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的渠道。蛇在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个营养级。
  2. (2) 除图1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分解者、无机物、有机物、气候、。碳从无机环境进入草的物质形式是
  3. (3) 为了解某种鼠对草原的危害程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鼠的,以对该种群特征的大小进行评估。
  10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初为我国南方双季稻的种植区冬闲期。为提高双季稻产量及稻田的经济产出,科研人员在冬闲期稻田中分别种植紫云英和油菜,紫云英是一种豆科植物,根系中有大量固氮菌存在。紫云英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油菜籽粒收获后秸秆切碎还田。下图1是在早、晚稻成熟期对土壤取样,并在实验室测得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碳能力的相对值,图2是晚稻收获后测得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下右表是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稻产量。请回答:

    不同处理模式下水稻产量(单位:kg·hm-2)

稻季

早稻

晚稻

紫云英

8 230

8 160

油菜

8 035

7 680

对照

7 875

7 745

  1. (1)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属于,土壤微生物还可能属于
  2. (2) 本研究的“对照”应是
  3. (3) 图1结果表明,冬闲期种植两种植物均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这是因为秸秆还田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微生物分解作用为水稻生长提供
  4. (4) 图2结果表明,种植紫云英的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比较高,结合图1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5. (5) 根据图2和表格可知,种植油菜的土壤中有较多的有机碳积累,但该模式下晚稻增产效果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种植油菜的土壤中。有同学提出“种植紫云英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不一定比种植油菜获得的经济效益高”,试提出一种设想以提高“紫云英双季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营养级。
  2. (2) 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 (3) 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4. (4) 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5. (5) 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注生态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各组分间通过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调节着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2) “退耕还林”的生态学原理是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B . 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 . 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 . 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
北方地区烧秸秆是导致冬季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为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小动物数量的影响,4月中旬,某硏究人员将一块试验田平均分成4份,埋入不同质量的玉米秸秆,分别于6月~9月调查4个秸秆量不同的农田中土壤小动物数量,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 (1) 土壤中小动物的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时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
  2. (2) 据图分析,木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有:一是6月-8月初农田土壤小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二是在一定范围内,
  3. (3) 秸秆不仅可以还田、加工成饲料,还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 (4) 在农业生产中,秸秆还田的优点有(写出至少两点)
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归属于三个相邻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甲是生产者)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706211569

A . 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现有生物拥有的总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总能量 B . 图1中丙属于第二营养级,乙属于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 . 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 , 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2 D . 该农场中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生态农业(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中国生态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推进高效的生态农业,实现了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 (1) “林—果—瓜—草—菇”是根据当地山体高度不同和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的特点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来看,该生态系统的牧草和蘑菇分别属于
  2. (2) “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方式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农业,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种农业方式设计的合理性在于。在这个生态农业中,要保持桑树、鱼等生物的适当比例关系,这一点反应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塘泥养桑树的过程中,塘泥中的能量(能/不能)流向桑树,原因是
  3. (3) “稻—鸭—鱼—蟹”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有效控制了仅种植水稻时的害虫数量,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防治害虫的主要目的是。传统的农药防治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加,请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在某时期内某草场蝗灾严重,为了掌握灾情,对该草场的几种蝗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图 2为该草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上述4 种蝗虫中对牧草危害最大的是,请简要说明判断依据。现在实行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蝗虫的寄生虫)可以很好地控制蝗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 (2) 图1中,在红腹牧草蝗的种群密度小于 15只/m²时,牧草产量不减反增,请简要说明原因:。(注:牧草增产量=牧草补偿生长量-蝗虫取食量)
  3. (3) 图2中,甲表示,乙表示,丙表示。通常情况下,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4. (4) 若适当延长食物链(填“能”或“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绿色办奥”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 B . 垃圾回收举措遵循了“循环”生态学原理 C . 低碳交通可防止北京地区的碳循环平衡遭到破坏 D . 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
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特征之一 B .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则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C . 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D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反馈调节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 .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 .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重金属元素进入环境,会进行与碳等元素相同的循环过程 D . 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