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A .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 . 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 .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左右 D . 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 . 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C . 若C增加1 kJ,则需要消耗A约42 kJ D . 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 与起所生活的环境共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之间.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如图为某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图.

  1. (1) 图中箭头a表示能量的输入,主要通过植物的实现的,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太阳能→
  2. (2) 若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c:a=.箭头d的含义除了包括枯枝败叶等的能量,还包括的能量.
  3. (3) 甲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在群落演替的某一过程中,生态系统中植被明显发展,生物量显著上升.此过程中用于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剩余的能量
  4. (4)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有效利用.“桑基鱼塘”中蚕沙喂鱼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能量从蚕到鱼的传递效率是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功能,从干沙地开始的湿地演替过程: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其方向 C . 草本植物的出现对地衣和苔藓植物的水平分布没有影响 D . 草本阶段比苔藓阶段丰富度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在该河流的AB段上,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 B . 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 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 D . BC段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下图为某农户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猪、鸭,兴建沼气池等措施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请回答:

  1. (1) 该系统有效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的畅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使用化肥能在短期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过量使用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经济效益,还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和的下降,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用动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通过发酵技术产生沼气为农户的提供能源,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的技术。
  2. (2) 利用未知序列的抗虫基因培育抗害虫的转基因番茄,通常采用(A.建立基因文库的方法B.化学合成方法C.逆转录法D. PCR技术)获取抗虫基因,再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作用抗虫基因和Ti质粒,形成,然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农杆菌导入番茄细胞,进而培育成转基因抗虫番茄。这种利用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技术相结合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就是技术的应用。
  3. (3) 农户利用种植的葡萄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在制作葡萄酒时,发酵液装量不能超过发酵瓶容量的,发酵温度保持在,制作果醋时,可以利用技术,将微生物吸附在锯末上进行生产。
  4. (4) 农户利用种植的黄瓜等新鲜蔬菜腌制泡菜时,微生物利用新鲜蔬菜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发酵,会产生。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的产物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的产物,根据这一特性可利用光电比色法定量。
  5. (5) 农户在果酒、果醋和泡菜的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灭菌也能制作成功,原因是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区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鸡鸭的粪便作为肥料被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后能为植物提供,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填“能”或“不能”)被植物利用。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有个营养级。
  2. (2) 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要养更多的鸡鸭,还必须向该生态系统;害虫同化的能量除未被利用外,还有传递给分解者、下一营养级和
  3. (3) 生态果园如果失去人工的管理,将发生群落的演替,其演替的类型是
如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简化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 (1) 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
  2. (2) 图中食虫鸟属于消费者、第营养级。
  3. (3) 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
  4. (4)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图中还缺少
  5. (5) 研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对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法。
  6. (6)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状况是(    )
A . 群落演替比较活跃 B .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C . 食物链和食物网比较复杂 D . 消费者的能量多于生产者的能量
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项目

昆虫摄食量

昆虫粪便量

昆虫呼吸消耗量

昆虫生长的能量

能量(kJ)

520

220

180

120

A . 呼吸作用消耗使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 B . 昆虫同化能量中有40%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C . 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4kJ D . 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有1500kJ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査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73206854

A . 丝瓜、昆虫、细菌等生物均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 . 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昆虫甲的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甲的种群密度 C . 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 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在古代,人们把鱼尾、鱼鳍以及鱼眼等比较大且体色鲜艳的鲫鱼从原来的鱼群中分离出来,并单独饲养使其繁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与原有鲫鱼表现型不同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金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工选择会导致控制鲫鱼体色的基因发生定向改变 B . 人工选择会导致控制鲫鱼鱼尾比较大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 . 金鱼体细胞中的基因与野生鲫鱼的完全不同 D . 金鱼体细胞中基因的碱基种类与野生鲫鱼的一定不同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甲代表生产者,①是光合作用 B .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 C . 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为乙、丙 D . 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被消化吸收的能量相等 C . 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b D . 通过投放消化酶可能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将主要物种绘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图):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个种群,请举出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一对生物:。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如果只考虑鼠、狐狸、鹰,当狐狸数量减少时,鹰的数量将会
  2. (2) 假设E(20000 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000 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500 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 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 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
  3. (3) 图二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段是第年。
  4. (4) 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过程的真实写照。
下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全部生物可构成2条食物链 B . 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c传递到a C . 若将c、d的排泄物用于肥田,有利于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 . 若杀灭c中的农业害虫,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既有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也有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国务院于2009年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已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黄河三角洲浅海湿地生态系统在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下,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就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2. (2) 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不同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加入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相应指标,结果如下表:

    测定指标

    A水样

    B水样

    C水样

    D水样

    BOD(mg/L)

    培养前

    247

    139

    150

    60

    培养后

    51

    45

    49

    50

    总含氮量(mg/L)

    培养前

    54

    55

    53

    20

    培养后

    19

    19

    19

    19

    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D水样在实验中起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结合探究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菖蒲对的吸收,影响吸收速度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3. (3) 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
  4. (4) 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

    请任选一图分析,得出可能的结论: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生态模式: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有的鱼取食稻花,鱼粪可以肥田。稻田养鱼模式实现了农业的绿色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 B . 鱼食稻花后,这部分稻花的能量一部分被鱼同化,另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C . 鱼粪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能量可供桑树的生长发育,减少了化肥的用量 D . 稻田中的鱼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但都属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