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知识点题库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 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 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 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 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表为恢复过程每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 .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 . 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D . 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
A . 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B . 所具有的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 . 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有大有小 D . 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在建设“森林城市”时,欲通过人工造林使荒坡逐渐演替为森林.下列对演替过程中图中曲线I和曲线Ⅱ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

A . 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B . 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C . Ⅰ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D . Ⅰ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Pg

Pn

R

X

870.7

369.4

501.3

Y

211.5

20.1

191.4

Z

141.0

61.9

79.1

  1. (1)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
  2. (2) 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①过程表示的是
  3. (3) 表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4. (4) 图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
“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为此,汉中市政府精心筹划以汉江为依托修建了天汉湿地文化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 B . 若在江边的空地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C . 人工林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不需要 D . 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1) 在调查高山、河流、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
  2. (2) 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能力.
  3. (3) 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
  4. (4) 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
如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 (1) 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2. (2) 统计该河流周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目测估计法和法.
  3. (3)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4. (4) 若该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微污染,则可以通过等途径消除污染(任写一点),如果受到重度污染,则有可能造成河流生态系统锐减.
  5. (5) 调查该河流中的鲤鱼种群密度采用法.
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系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加以引进。但是其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海滨湿地当地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互花米草适宜生活于潮间带,引种初期,其增长方式为,引种后期生长受当地环境影响,其中是影响互花米草种群最强烈的的外源性因素。
  2. (2) 互花米草广泛用于海岸线作为生态护坡,但一般不单纯种植,而与白茅、芦苇等植物一起种植,其目的是通过提高生物多样性来提高生态系统的
  3. (3) 如图是海岸线上互花米草等植被从开始建设直至稳定过程中,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示意图。其总初级生产量变化为,净初级生产量和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填“逐年增大”、“基本不变”或“逐年变小”)。图中叶面积指数与净初级生产量关系对农业生产的启示是:种植作物时要注意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全球100种最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50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生物入侵使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②生物入侵使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③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④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下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部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仅处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鹰所在的食物链有条。
  2. (2) 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代表的通道。
  3. (3) 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通过调节。
  4. (4) 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指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图1中,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填序号)。
  2. (2) 图2中B表示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 (3) 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
  4. (4) 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填“大于”“等于”“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以下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用人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B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分布 C . 用带芽的枝条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D . 用密闭的生态缸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 .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C .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D . 森林能调节气候,提供木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农田被恢复成山林(退耕还林)以后,生态系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种的数目变少 B . 营养结构变复杂 C . 群落结构变简单 D . 抵抗力稳定性减弱
草原上的老猎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这蕴含了食物链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面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B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C . 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消极意义 D . 调查草原上的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海洋牧场”是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的海上放养和系统管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某研究小组建立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其物质循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据图判断珠母贝属于生态系统的(填成分)。
  2. (2) 若要调查养殖区浮游动物的密度,应该用的方法,并使用显微镜和等进行计数。
  3. (3) 与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把网箱放置在水域中进行养鱼)往往受自然灾害及病害影响较大,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为保护动物Y及其栖息地,国家在当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该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
  2. (2) 该生态系统中,动物P能依据动物Q留下的气味猎捕动物Q,动物Q也同样能够依据动物P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其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在P与Q之间的方向是的。
  3. (3) 对该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有73种,主要在灌木中生活的鸟类有42种,主要在草原中生活的鸟类有24种。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种数远多于主要在灌木和草原中生活的鸟类种数,原因是
  4. (4) 保护区内动物Y种群(假设该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如表所示。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

    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a

    b

    c

    d

    动物Y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用表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具有的特点。

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下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苔草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其自身密度制约 B . 可推测样地一中前一段时间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 . 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 . 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