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古代数学问题 知识点题库

列方程解应用题:

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撰写的《算学启蒙》中有这样一道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

译文:良马平均每天能跑240里,驽马平均每天能跑150里.现驽马出发12天后良马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路线追它,问良马多少天能够追上驽马?

《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

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译文为:

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每人出7元,则还差4元,问共有多少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多少?

请解答上述问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方程篇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这是一道行程问题,意思是说:走路快的人走100步的时候,走路慢的才走了60步;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然后走路快的人去追赶,问走路快的人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如果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设走路快的人要走 x 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x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
A . B . C . D .
“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出自《九章算术》)意思是:同样时间段内,走路快的人能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能走60步,假定两者步长相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1) 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不善行者再行六百步,问孰至于前,两者几何步隔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走路快的人开始追赶,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请问谁在前面,两人相隔多少步?
  2. (2) 今不善行者先行两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200步,请问走路快的人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00﹣前50年《九章算术》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还详细记录了《方程》等内容的类型及详细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数学文献.公元263年,为《九章算术》作注本的数学家是(   )
A . 欧拉 B . 刘徽 C . 祖冲之 D . 华罗庚
列方程解应用题

《九章算术》中有“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買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價各幾何?”题意是:若干人共同出资买羊,每人出5元,则差45元;每人出7元,则差3元.求人数和羊价各是多少?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其意思为“今有人持金出五关,第1关所收税金为持金的 ,第2关所收税金为剩余金的 ,第3关所收税金为剩余金的 ,第4关所收税金为剩余金的 ,第5关所收税金为剩余金的 ,5关所收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若设这个人原本持金x斤,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古代名著《算学启蒙》中有一题:良马日行二百二十里,驽马日行一百四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2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4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追上慢马?若设快马 天可追上慢马,则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 B . C . D .
我图古代《孙子算经》记载“多人共车”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意思是说“每三人共乘一辆车,最终剩余2辆车;每2人共乘一辆车,最终有9人无车可乘.问人和车的数量各是多少?”若设有 个人,则可列方程是(   )
A . B . C . D .
列方程解决问题.
  1. (1) 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七分之一,其和等于19”.你能求出问题中的“它”吗?
  2. (2)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现有蜘蛛、蜻蜓若干只,它们共有120条腿,且蜻蜓的只数是蜘蛛的2倍.你能求出蜘蛛、蜻蜓各多少只吗?
《九章算术》有题曰:“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 ”其大意是:“现在有5只雀, 6只燕,分别集中放在天平上称重,聚在一起的雀重燕轻.将一只雀一只燕交换位置而放,重量相等,5只雀、6只燕重量共一斤,问雀和燕各重多少?”古代记1斤为16两,则设1只雀 两,一只燕 两,可列出方程组为(   )
A . B . C . D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六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6两(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卷7“盈不足”中有题译文如下:现有一伙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钱,还余3钱;每人出 钱,还差4钱,问有人数、物价各是多少?设物价为 钱,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
A . B . C . D .
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其意思为:今有一女子很会织布,每日加倍增长,5日共织布5尺,问每日各织多少布?设她第一天织布 尺,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过有关古代行军后勤方面的情况,其大意为:每个民夫最多可以携带6斗(1斗=10升)粮食;一个士兵除了武器装备外,最多可以携带10升粮食;每个士兵和民夫平均每天各消耗2升粮食.

  1. (1) 如果每个士兵雇佣一个民夫随其行军,那么最多可以支持多少天的行军?
  2. (2) 如果要维持25天的行军,每位士兵需要雇佣多少位民夫随其行军?
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趣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小和尚有x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
A . B . C . D .
《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一尺,问木头长多少尺?可设木头长为x尺,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清代诗人徐子云曾写过一首诗: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意思是:山林中有一座古寺,不知道寺内有多少僧人. 已知一共有364只碗,刚好能够用完. 每三个僧人一起吃一碗饭,每四个僧人一起吃一碗羹. 请问寺内一共有多少僧人?请解答上述问题.

我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提到: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ɡuǐ)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如图所示.从冬至到夏至晷长逐渐变小,从夏至到冬至晷长逐渐变大,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均相同,周而复始.若冬至的晷长为13.5尺,夏至的晷长为1.5尺,则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为尺,立夏的晷长为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