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作用力 知识点题库

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 (1) 把糖块放在水里,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

  2. (2) 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态难以压缩:

  3. (3) 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 (4)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 0℃以下水变成了固体冰,分子停止了运动从而保持一定的形状 C . 大风扬尘天气,空中飘满了沙尘降低了能见度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其中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 .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在很多场合往往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 . 分之间有间隔 B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甲的化学式为C2H4 B . 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 . 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水结成冰    分子发生变化 B . 气体易被压缩   分子间隔大 C . 水加糖变甜   分子不停地运动 D . 铁块很难压缩   分子间存在斥力
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 . 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 . 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 . 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 .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 . 煮稀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 B . 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也发黑了 C .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D . 滴一滴红水到静止的装满水的小杯里,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 B .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 .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 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如图为教材中的几个实验演示图,试完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压在一起,就可以在下面吊一个重物,这说明
  2. (2) 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接着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 (3) 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改进装置并设计如图丙所示电路,将烧瓶中的煤油倒完并在烧瓶外装上两个相同的小气球,该同学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破镜重圆”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说(填“能够”或“不能够”)实现,因为破镜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
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瓶中的液态氧气、实验室里制取出来的氧气,都能和碳、硫、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因为构成这三处不同地方的氧气的微粒都是,而且相同的分子相同。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在室内放上一盆桂花,满室清香,说明分子。篮球越挤压越吃力,并不能无限挤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荷叶上的两滴小露珠相互接触时,自动融为—滴大露珠,这一现象表明(  )。
A .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B . 分子之间存在看斥力 C .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不对应的是(    )
A . 砂石的吸热能力比水大 B . 分子之间有引力 C .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 增大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增大浮力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 . 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 .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2020年的春节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武汉火神山医院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武汉火神山医院的病房内有空调、电视等设备,房间还有智能报警、医护对讲等多种功能。

  1. (1) 传染病房的风管系统如图甲,这些风管由多段拼接而成,拼缝处还要打上胶进行封堵,避免污染空气外泄。拼缝处打胶能将多段风管牢固连接,是利用了的科学道理。
  2. (2) 据介绍,每个病房都配有一个紧急呼叫的按钮。请你帮助完成如图丙所示的病房报警系统的电路设计(L1灯亮,说明1号病房需要帮助;L2灯亮,说明2号病房需要帮助:无论哪间病房需要帮助,电铃都会响起示警)。
  3. (3) 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医院购置了多个消毒柜,通过加热使水汽化,产生高压饱和蒸汽,通过多次交替对消毒室抽取真空和充入蒸汽,最终达到设定压力和工作温度,从而对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如图乙是某型号的全自动高压消毒柜,工作温度为120℃。其正常工作40min,消耗80L初温为20℃的水,就可完成一次消毒。请计算次消毒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
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 . 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 .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 .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 .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2022 年 3 月 24 日,在距地球 400 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宇航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天宫课堂”。

  1. (1) 如图甲所示向外拉动玻璃板,水未分离,形成了“液桥”,说明水分子间存在 。
  2. (2) 同学们对于宇航员在空间站驻留 6 个月,如何获取氧气充满了疑问。查阅资料发现: 空间站中常用水汽整合系统实现供氧(流程图如图乙)。该流程图中未被循环利用的  物质是 。
  3. (3) 下列哪些实验有可以在空间站完成    。
    A . 植物的向光性 B . 分子扩散 C . 测液体密度 D . 高锰酸钾溶解
同学们,天宫课堂在《液桥》实验中,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水球。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固态的“冰球”。

  1. (1) 《液桥》实验说明分子间有
  2. (2) 《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手摸“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空隙 B . 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 尘土飞扬、炊烟袅袅——分子在不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