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知识点题库

食盐和味精是厨房里常用的两种调味品,这两种物质都能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更强呢?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 在甲和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热水,用天平称取食盐和味精各20克,把食盐倒入甲烧杯的冷水中,把味精倒入乙烧杯的热水中;

②用玻璃棒搅拌,使它们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食盐还有剩余,乙烧杯中味精全部溶解;

③结论: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

  2. (2) 实际上平时使用的味精,无论是晶体状的还是粉末状的都含有少量的食盐,所以菜里味精放多了也会变咸。若想在实验室里把味精提炼得更纯些,则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过滤法”或“结晶法”)。

溶解适量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

A . 蒸馏水 B . 医用酒精 C . 汽油 D . 生理盐水.
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

  2. (2) 衣服上能留下痕迹的原因是

  3. (3) 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4. (4)

    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为变浅;①几乎不变.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出一点即可)

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C . 经常用钢丝球刷洗铝锅表面的脏物 D . 用铅笔芯的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走近花圃,能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洗涤剂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油污能溶于水

D

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

是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健康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③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④海鲜防腐可用甲醛溶液浸泡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⑤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⑥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⑦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⑧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A . A B . B C . C D . D
碘单质有毒,它在下列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质


溶剂

酒精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实验室里除去试管内的碘最好选用(  )

A . 水  B . 酒精  C . D . 加热使之升华
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B . 用点燃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 C . 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 . 加油站、煤矿井、面粉厂等要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C . 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D . 用汽油、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汽油洗涤油污是乳化作用 B .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C . 合金一定是由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 D .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施了氮肥又改良了酸性土壤
下列去污方法中利用溶解原理的是(   )
A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 B . 用汽油洗去不慎粘在手上的油漆 C . 盐酸可以去掉铁锈 D . 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汽油能洗去衣服的油渍,这是利用,汽油是由石油分馏得到的,此变化为洗洁精能洗去餐具的油渍是利用现象,请描述此过程:,实际上是让油渍与洗洁精和水形成了(写全).
小明非常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料.某天早晨喝牛奶时,他不停的向牛奶中加糖.妈妈看见后对他说:“傻孩子,刚开始往牛奶中加糖,你会觉得越来越甜,但加了一定量后,再加多少糖,也不会觉得更甜的?”妈妈的话有道理吗?如果要让牛奶变得更甜,应该怎么办呢?请你说明采用的方法和其中的理由.
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 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氯化钠 B . 硝酸铵 C . 碳酸钙 D . 氢氧化钠
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

实验序号

溶质

溶剂

温度

1

蔗糖

20℃

2

蔗糖

40℃

3

食盐

40℃

4

食盐

植物油

40℃

A . 溶质种类 B . 溶剂种类 C . 溶液温度 D . 颗粒粗细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调味品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准备足量的白糖、食盐和冰糖,并将它们研磨成粉末待用。

②、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器材略)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温度

20℃

20℃

20℃

40℃

溶质种类

白糖

冰糖

食盐

冰糖

水的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 (1) 请在表中最后一行的第1个空格中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
  2. (2) 从这个表格看,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
  3. (3) 两支试管的数据可以为“白糖和冰糖是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个问题提供证据 
碘在下列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做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物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A .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水中,不会形成碘的水溶液 B .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酒精中,当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久置以后不会分层 C . 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汽油中,搅拌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填写以下的科学知识:
  1. (1) 夏季雷雨前鱼会纷纷游到水面上来,这是因为气压低了,使得   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2. (2) 衣服上有油脂等脏物时,用水洗是洗不掉的,这是因为油脂在水中的   能力比较弱。
  3. (3) 烹煮牛肉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是否适宜,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即可。这是因为溶液具有性。
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7.4

3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 . 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 . 20℃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 .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车头灯)的反光镜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为了探究发生原因,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日行灯的结构图如图:

  1. (1) 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镜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镜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 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1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分钟测一次反光镜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小时后保持在75℃左右。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 。

  2. (2) 进一步探究: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cm3 , 软化点72~76℃,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以上资料中主要是表述松香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提出假设]反光镜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松香加热后挥发并在反光镜上冷凝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可用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固体溶解,反光镜重新变得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