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知识点题库

如图所示,20℃时将一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试管侵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适量某物后,试管内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浓硫酸 B . 硝酸铵固体 C . 氢氧化钠固体 D . 生石灰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

下列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的是(  )

①氢氧化钠    ②氯化钠  ③硝酸铵   ④生石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④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 (1) 若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要使U形管出现左高右低,则甲中的气体物质为;(写化学式)
  2. (2) 若胶头滴管中是水,要使U形管出现左低右高,后恢复相平的现象,则甲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写化学式)
图1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2. (2) 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其中(填溶质)质量较大.
  3. (3) 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
  4. (4) 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 . 氢氧化钠 B . 氯化钠 C . 硝酸铵 D . 浓硫酸.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 打开浓硫酸瓶盖,产生白雾 B .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绿色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溶液温度升高
我们已经熟知的下列物质中,溶于水时不会放出大量热量的是(   )
A . 生石灰 B . 氢氧化钠固体 C . 浓硫酸 D . 氢氧化钙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降低的是(   )
A . 蔗糖 B . 氢氧化钠固体 C . 植物油 D . 硝酸铵固体
如图所示是一个一次性降温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下降。制造此降温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

 

A . 硝酸铵 B . 氢氧化钠 C . 蔗糖 D . 食盐
小科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小科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氯化钙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 . 甲:水,①:食盐;   乙:水,②:蔗糖 B . 甲:水①硝酸铵;   乙:稀盐胶,②:铁 C . 甲:水①氢氧化钠;   乙:稀硫酸 ②:锌 D . 甲:水①生石灰;    乙:稀盐酸 ②:氢氧化钠
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 .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 . 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 . 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做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个轻质泡沫小球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两个小球必带同种电荷 B . 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可得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 . 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只要反射弧完整就发生反射活动 D .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水温升高,可知氢氧化钠溶解于水吸收热量
某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该反应过程中pH增大 C .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 D . 60秒时,溶液中溶质为Na0H和NaCl
下列相关科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刚做过的模拟潜艇原理的实验,当注射器向左推时,潜艇受到的浮力变大,潜艇上浮 B . 乙图表示沿海地区空气对流,图中空气对流可以表示夜间吹海风 C . 丙图中,溶入硝酸铵可以使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下来 D . 丁图电解水实验中,1、2两试管中气体质量比为2:1
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铵态氮肥,在使用时常会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是因为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了氨气。为此小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1. (1) 在烧杯甲中先加入水,然后向其中加入生石灰,烧杯甲中生石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为碳酸氢铵分解提供所需的温度条件。小凡认为把生石灰换用另一种固体溶于水也能达到同样的作用,该固体是
  2. (2) 实验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了氨气和 CO2
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瓶底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木块漂浮在硝酸钾溶液中。当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木块上浮 B . 硝酸钾溶液温度上升 C . U 形管的左侧液面下降 D . 瓶底的硝酸钾固体增多
在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图中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B . a、c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C . 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 d点时的溶剂质量大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
下列推测、推断或解释、归纳正确的是(   )
A . 食盐溶液、蔗糖溶液是无色的 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B . 在室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此时该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了 C . 粉末状食盐比粗的颗粒状食盐溶解快 由于物质的溶解性与颗粒大小有关 D .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
为了探究常见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某项目化学习小组用图甲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室温下,往反应釜(一种容器)中加90毫升的蒸馏水,再往反应釜中加入0.400克NaOH固体:②立刻盖上反应釜的盖子,开启磁力搅拌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反应釜内的温度数据,持续100秒;③清洗反应釜,然后用表所示的其他种类药品及其对应的质量更换下一种药品,重复步骤①②,直到所有药品采集结束。实验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种类 质量/克
NaOH 0.400
NaCl 0.585
NH4Cl 0.535
KCl 0.745
H2O 0.500

  1. (1) 分析丙图可知,当时的室温为 ℃ 。
  2. (2) 根据探究的目的,反应釜应该具有的性质的是。(例举一种)
  3. (3) 在该探究的过程,每次加入的药品质量都不一样。请你说说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探究的结论,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