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知识点题库

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浑浊,继续加热,但始终没有看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A . 碳过量很多 B . 氧化铜过量很多 C . 反应还没有发生    D . 装置漏气

某同学利用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装置如下图).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仪器a、b的名称为a ,b .

  2. (2) 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3. (3) B装置的作用是 , C装置的作用是

  4. (4) 测定结果如下:实验前后D装置中玻璃管及其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别为65.6g和59.2g,而实验前后E装置中U型管及其盛放物质的质量分别为100.8g和108.0g.则该同学测定的水中氢跟氧的质量比为 (必须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

  5. (5) 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如不加F装置,实验结果将会比上述(4)中的测定结果 (选填“偏低”或“偏高”).

利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由A、B、C、D组成(氢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果某学生用锌和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他用装置A、B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在装置A中通常放 溶液,其作用是 ;在装置B中通常放 溶液,其作用是 .

  2. (2) 若实验前后,称量结果如下,装氧化铜的玻璃管的质量减少6、4克,装氯化钙的U型管的质量增加了7、2克.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写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质量比的原始计算式 .

  3. (3) 在装置D中,将CaCl2改换为 ,才能检验出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混合气体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不变 B . 反应后气体混合物的组成有3种情况 C . 若反应后气体是3种气体的混合物,则其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一定小于12:16 D . 若反应后气体中有氧气,则容器中C、O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2:32
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 (1) 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给 A处的氧化铜加热?;A处看到的现象,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3. (3) 加热一段时间后,如果要对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为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的目的是,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 (2) 装置B中足量的石灰水的作用是,其反应方程式是,装置D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3. (3) 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此装置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证明一氧化碳有性。
  4. (4) 根据本实验,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这是利用了物质的 性。
下图是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在装置出口处验纯后,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 B . 实验过程中看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 C . 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CO 2Fe+CO2 D . 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A,B是同学们熟知的两种黑色固体物质,各物质间按如图所示进行反应。

  1. (1)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填序号
  2. (2) 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3. (3) A,B,C,E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 四种物质中为单质的是
全面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够帮助我们多角度认识物质
  1. (1) 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
  2. (2) 当碳燃烧不充分的时候,生成一氧化碳,同时放热,其化学方程式是.对比碳充分燃烧,可以确定的是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填序号)的不同影响生成产物的种类。

    A、应物的质量比            

    B、应的持续时间            

    C、应时温度。

  3. (3) 碳在高温下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下图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两只试管中的现象是,冶金工业中高温下用焦炭将铁的氧化物从矿石里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片_x0020_392813256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9

  1. (1) C的固体俗称
  2. (2) 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氧化物,则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D→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写出D的一种用途
  3. (3) 若A为一种常见金属单质,粉末状态为黑色;B为氧化物,也为黑色固体。则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该反应是(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F、G都是单质,且F为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F物质的化学式
  2. (2) 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3. (3) 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是
根据课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实验中,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黄铜片比铜片的硬度(填“大”或“小”);
  2. (2) 乙实验中,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3. (3) 丙实验的现象是
  4. (4) 丁实验,开始时,应先,后(选填“通入CO”或“加热”)。
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由上图仪器组装成制气装置:用KMnO4加热分解制O2应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CO2 , 应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用F装置在通风橱内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b处的现象为;F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实验时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A.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

    B.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3. (3) 下列装置可用来进行“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是 (填序号),若用此装置干燥CO2瓶内应装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所用的氧气从空气中获得的方法是 。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H2、CO2、CO三种气体都存在,一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提示)①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②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

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1. (1) A装置的作用是
  2. (2) 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3. (3) 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①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②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一定量的氧化铜 C . ③20℃,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 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某校化学硏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还生成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是CO

②可能是CO2

  1. (1) (设计方案)

    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后,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

  2. (2) (査阅资料)

    将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

    有铜生成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

    没有生成

    C中

    有CO2生成

  3. (3) (实验与结论)

    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反思与评价)

    ①对于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你建议选择(填序号)的比例,你选择的理由是

    A 42:3 B 40:3 C 38:3

    ②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氧化铜、氧化铁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写出焦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进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得到铜。(氢氧化钠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图片_x0020_1239322237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 , 关闭k3。在a处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通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②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写出b处木炭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c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盐和水,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e处的实验现象是

③当d处粉末全变为红色后,后续实验步骤依次为(选填甲、乙、丙、丁、戊步骤序号,并排序)。

甲、将 b、 c、 d、 e 装置分离

乙、撒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

丙、停止通入二氧化碳

丁、铜冷却后

戊、打开k3 , 关闭k2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是常见的实验装置。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请写出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装置A制氧气的优点是
  3. (3) 利用图中B装置作为收集装置,那么氧气应该从导管(填“b”或“c”)进入集气瓶,验满的方法是;若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则最好用法收集氧气,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装置C是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能证明两者发生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澄清石灰水后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等冷却后才能拔下胶塞倒出粉末,原因是
某兴趣小组在做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为了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反应前称取了8.6克氧化铜样品,通入CO加热至固体不再减少,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0克,(假设杂质不与CO发生反应)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
A . 8.6克 B . 8.0克 C . 7.0克 D . 7.6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如图B操作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 由C图对比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4. (4) 实验D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
  5. (5) 图E为电解水实验,该实验得到的结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