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可用滴加稀盐酸的方法除去杂质 B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 . 氢氧化钠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 . 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冬天饶老师配值了一瓶澄清石灰水,到了夏天石灰水变浑浊了,瓶壁和瓶底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同学们就此白色固体的成分探究如下:

  1. (1) 猜想:①可能含有碳酸钙,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可能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是,出现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

  2. (2) 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猜想②中物质的存在,请你也设计一个实验予以证明.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上除了表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了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喷.甲、乙两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含有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

猜想Ⅱ.含有氧化钙[CaO]、碳酸钙[CaCO3];

猜想Ⅲ.含有含有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

【活动与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1) 【结论与反思】猜想错误.(填“Ⅰ”、“Ⅱ”或“Ⅲ”)

  2. (2) 甲同学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溶液变红色的原因:

  3. (3) 乙同学检验气体的方程式:

  4. (4)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

  5. (5) 【拓展应用】甲、乙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通常有两种制备方法.

已知:温度过高过氧化物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

方法1:由Ca(OH)2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其制备流程如图1:

方法2:由鸡蛋壳(含CaCO3高达90%)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其制备流程如图2:

  1. (1) 方法1中搅拌的目的是.请将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aCl2+H2O2+2NH3•H2O+6═CaO2•8H2O↓+2NH4Cl.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 (2) 方法2中气体X是,实验室常用溶液来吸收.煅烧后的反应是化合反应,也能生成CaO2•8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0~2℃,可将反应器放置在,获得的CaO2产品中主要含有的固体杂质是(填化学式).
  3. (3) 这两种制法均要求在低温下进行(除煅烧外),温度过高会造成氨水挥发外,还能
  4. (4) “绿色化学”一般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O2•8H2O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填“方法1”或“方法2”).
将蒸馏水和石灰水分别露置在空气中,两者pH的变化( )
A . 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B . 前者减少后者增大 C . 两者都减小 D . 无法判断
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Li2CO3属于盐 B . 氢氧化锂的水溶液的pH>7 C . 该反应中L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 检验生成的Li2CO3可用稀盐酸和石灰水
小明按图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小明同学在室温下按照图甲所示,分别向盛有相等质量酒精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氧化钠在酒精中完全溶解,碳酸钠在酒精中溶解的很少,这一现象说明了
  2. (2) 将(1)中所得的氢氧化钠酒精溶液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如图乙所示),盖好瓶盖,振荡,观察到瓶中溶液变浑浊,塑料瓶,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继续向塑料瓶中倒入足量的稀盐酸(如图丙所示),观察到溶液变澄清,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与他们一块完成探究活动:
  1. (1) 猜想Ⅰ: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和推断:

    ①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若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现象为,也能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②若现象b为,说明氢氧化钠未变质.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应保存.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 小红同学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究(其他成分忽略不计)。

【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进行实验】小红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定性探究水垢的成分。

  1. (1) 小红同学将装置按A、(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得出水垢中既含有CaCO3又还有Mg(OH)2
  2. (2) 实验时,B中的现象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拓展延伸】进一步探究水垢中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

    已知Mg(OH)2的分解温度为340℃~490℃,CaCO3的分解温度为825℃~897℃。下图为用热分析仪对固体分解所得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写出A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

    CD段:

  4. (4) 通过计算得到CaCO3与Mg(OH)2的质量之比(最简单整数比)为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 (1) 操作a的名称是
  2. (2) 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3. (3) 反应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化学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前K1、K2、K3均为关闭状态。

  内容

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1

B、C中分别盛有无色酚酞试液,打开K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关闭K1 , 然后打开K2、K3

实验2

A中盛满CO2 , B中盛有氢氧化钙溶液,C中盛有稀盐酸。

①打开K1 , 从分液漏斗慢慢放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K1

②一段时间后打开K2 , 观察到有A中有沉淀产生时,迅速关闭K2

③再打开K3 , 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

  1. (1) 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实验2中,步骤①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2中,请解释步骤③产生气泡的原因为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

  1. (1) 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明显现象,为验证 CO2 与 NaOH 能够发生反应, 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填序号)。
    A . 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 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 (2) 对于“气球先膨胀”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有下列猜想:①只有 Na2CO3 , ②Na2CO3 和 NaOH 的混合物,假设猜想②符合题意,猜想①不符合题意。请写出证明猜想②正确的实验步骤和 现象。(提示:Na2CO3 溶液呈碱性)
  3. (3) 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标本的防腐 B .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电极 D . 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
过氧化钙( CaO2)是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 , 含少量CaCO3为原料制备Ca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I. Ca(OH)2+2NH4Cl=CaCl2+2NH3·H2O

Ⅱ.CaCl2+2NH3·H2O+H2O2 +6H2O= CaO2·8H2O↓+ 2NH4Cl

Ⅲ. CaO2·8H2O在水中不太稳定,会缓慢分解。

  1. (1) “提取Ca(OH)2”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Ca(OH)2的俗名为;“过滤1”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2. (2) 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其中“二低”指的是: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生产过程中为了精确测定溶液的pH,常使用 (填仪器名称)。
  3.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CaO2·8H2O的反应时间(t)对其产率(w)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为: (填字母)。

    a. 0~10min  

    b. 10~20min  

    c. 20~30min   

    d.30~40min

    ②30min后,w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4. (4) 为了测定加入的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30.00g NH4Cl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 白色固体。通过计算确定该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丙溶液为蓝色。

下列能替代图中丁物质的是(   )

A . Ag    B . NaOH    C . BaCl2    D . CuO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 (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3. (3)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用G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用C装置代替B装置,收集所需的气体量后,对C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4. (4)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校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相关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和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图1中“▲”处对应的粒子符号

    ②他们记录下图2实验中的现象:

    甲组:II处产生蓝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II处

    乙组:II处产生蓝白色沉淀,III处没有变化。

    ③查阅资料可知:在酸性条件下,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白色的碱式硫酸铜固体,硫酸铜溶液的pH﹤7。分析造成乙组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 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 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溶液变红

CO2能与石蕊反应

B

往久置于空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有气泡

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C

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离子

D

把质量相同的镁条与锌粒同时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中

镁条与盐酸

产生气体更快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A . A B . B C . C D . D
化学试剂常常要密封保存,但原因各不相同。
  1. (1) 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什么
  2. (2) 氢氧化钠溶液若敞口放置会发生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原因
  3. (3) 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请简述实验方法
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

①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

②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③向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和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选用Na2CO3溶液、Na2SO4溶液或FeCl3溶液均可

⑤向一定量的NaCl、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右图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m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可表示NaCl或H2O的质量变化情况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 CO2、SO2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 .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