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试回答:

  1. (1)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C点的含义是
  2. (2) t3℃时,若将50g的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选填“A”、“B”或“C”)点,若将此溶液降温至t2℃,溶液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序号).

      a.溶液变为饱和  b.溶解度不变  c.溶质减少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 (3) t1℃时将50g丙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溶解度曲线为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便利.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 (1)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选填“>”、“=”、“<”);
  2. (2) 当甲物质的溶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以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3. (3) 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克,分别蒸发掉10克水,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选填“>”、“=”、“<”).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 B . 只有在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 .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分别把等质量的甲、乙两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时,两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在t℃时,A%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使其析出晶体,过滤后,将剩下的溶液再回升到t℃时(假定水量不变),剩下的溶液是(   )
A . 不饱和溶液,浓度小于A% B . 饱和溶液,浓度小于A% C . 不饱和溶液,浓度等于A% D . 饱和溶液,浓度大于A%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t1℃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2. (2) 降温能使(填“甲”或“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提纯乙可采取的方法;

  3. (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B . 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 . t2℃时,等质量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 . 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2. (2) 50℃时,将甲、乙、丙三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0g分别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 (3)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4. (4) 要配制1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丙物质溶液,配制时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的范围是℃.
小明在室温20℃时探究硝酸钾溶于水的情况。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6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110

246

A烧杯盛有20mL水,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36

整个过程溶剂的量不变,根据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 (1) A→B、B→C操作中均需用到(填仪器名称);
  2. (2)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下同);
  3. (3) 在B,C,D,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
  4. (4) 现在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必须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 (1)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 (2)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3. (3) 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 (4) 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B(填“>”、“<”、“=”)。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 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D . 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现有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420g,若降温至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   )

A . 206.7g B . 188.4g C . 193.4g D . 156.8g
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 (1) 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 (2) 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3. (3) 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243987386

A .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B . 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 .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D . 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 . t2 ℃时,溶质质量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溶液质量:甲<乙 D . 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小峰同学查阅了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并绘制出相应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Cl

34

37

42.6

45.5

51.1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2. (2) 60℃时,将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ClKNO3(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KCl和KNO3在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g。
  4. (4) 30℃时,将50gKNO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2. (2) Y和Z两物质溶解度相同时对应的温度是° C。
  3. (3) 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的方法提纯 X。
  4. (4) t3° C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
  5. (5) t3 ℃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 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996327

A . 通过升温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 20℃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 C . 3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D . 10℃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一定大于乙
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a、b溶液降温至t1℃,a析出的晶体更多

B.t2℃时50gb加入10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

C.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为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c的溶液中提纯物质a可采用方法较好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30℃时将40g的乙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C .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 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若提纯乙应采用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 (1)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2) t2℃时,将45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 (3) 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