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比较 知识点

不同: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②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

③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战国变法:

①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

②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

③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比较 知识点题库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打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请回答:
  1. (1) 这一时期什么的使用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
  2. (2) 战国时,各国相继变法完成了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
  3. (3) “百家争鸣”指的是什么局面?举出这一时期儒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 (1) “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 (2) 找出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依据。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西周

东周

秦朝

西汉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 (1) 材料一中西周政权的建立者是谁?材料二所叙述的是西周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归纳西周实行这个政治制度的作用。
  2. (2)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请简述这两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汉朝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何不同?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4. (4) 举两例佐证材料三中“(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这句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1. (1) 材料中的“商君”指谁?
  2. (2) 材料主要记载了“商君”的什么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内容。
  3. (3) 你如何评价 “商君”的做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而汉武帝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 (2) 概述材料二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他们的共同目的又是什么?
  3. (3) 材料三告诉我们现代国家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商鞅变法;

③巨鹿之战;

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⑤官渡之战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相同点中不包括(    )
A . 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B . 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C . 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D . 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
A . 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各族的进攻 B . 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 . 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 . 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战国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重要意义包括(    )

①我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②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③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 (1) “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 (2) 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今年(201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遂宁市射洪县,设立射洪市(县级)。射洪由此成为四川省第18个县级市,也是国家解冻县改市审批后我省第二个获批的县级市。‘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最早开始于(    )
A . 夏朝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朝
题3图是战国时期主要农业地区分布图,其中农业发达区主要分布在(    )

A . 农牧分界线以北 B . 汉水流域 C .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 长江以南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 文明起源 B . 国家产生 C . 社会转型 D . 政权分立
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各国实行变法改革 B . 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    C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深层影响是(   )
A . 贵族尽相追逐利禄 B . 军队战斗力提高 C . 新的政治秩序确立 D . 分封制得到发展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目的是(    )
A . 让农民富裕起来 B . 实现富国强兵 C . 缓和社会矛盾奴 D . 开垦大量荒地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 社会转型 B . 文明起源 C . 政权分立 D . 国家产生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三家”是(   )
A . 韩、赵、魏 B . 齐、楚、燕 C . 宋、齐、魏 D . 吴、赵、韩
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政权各立与民族交融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