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经济的繁荣 知识点题库

(1)唐中宗时,吐蕃赞普 向唐朝皇室求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他。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 ”。
(2)1038年,党项羌首领 称帝,国号大夏,定都 (今宁夏银川)
(3)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 建立了南宋,他就是宋高宗。
(4)唐太宗统治年间,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这一时期为“ ”
(5)元朝设置了 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
(6)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 。
(7)“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对 瓷的赞誉。
(8)8世纪初,在唐朝的扶持下,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 统一了各诏,建立了南诏政权。
(9)唐朝高僧 六次东渡日本,在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
(10)回纥是 的祖先,788年回纥改称 。

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 甲: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乙:中华民族大融合 C . 丙: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丁:中华帝国的衰弱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②大明宫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③家中摆着唐三彩 ④农民用筒车灌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学习隋唐史后,学生们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 文明初露曙光 B . 分裂奔向统一 C . 繁荣与开放 D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以下情境不属于该时期的是(    )
A .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B . 街道及宅巷到处都是店铺 C .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D . 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发展经济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作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都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材料二: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及其继任者施行这些措施的结果。
  2. (2) 根据材料二分别说出唐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并说说使用这两种生产工具的好处是什么。
  3. (3) 综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唐朝时期,中华民族以无穷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据此完成下列主题探究的问题。

【政通人和的盛世】

材料一:唐王朝的都城,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沿用千年的制度】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唐时期,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采用考试的办法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种考试选官的制度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

【开放开明的政策】

材料三: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接待外宾,设置翻译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波斯(伊朗)曾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波斯商人遍布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的都城是哪个城市?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都城有什么特点?举出唐朝盛世局面一例。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这种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什么制度?
  3. (3) 写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例史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

材料二: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材料三:如图所示

  1. (1)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
  2. (2)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3)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请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4. (4) 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在重要港口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说出当时海外贸易的范围。
  5. (5) 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请你对当今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一个建议。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二  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时期,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上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宋朝时期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1. (1) 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丝绸之路曾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2. (2) 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以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
  3. (3) 宋朝时的中国海上贸易发达与这一时期科技上哪一重大发明与应用有关?
  4. (4) 材料四中的政策是指什么?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 (5)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对外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并结合不同的对外政策带来的不同后果谈谈自己的感悟。
每个时代都有其历史发展特征。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 文明曙光的初现 B .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封建国家走向衰落
宋朝《耕织叹》中用“春催农工动阡陌,耕型纷纭牛背血。种莳已遍复耘籽,久晴渴雨车声发”场景描述农业生产,其中“久晴渴雨车声发”中提到了下列哪一生产工具(    )

A . 耧车 B . 曲辕犁 C . 筒车 D . 秧马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长安城设东、西两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是当时长安城商业活动的中心。据记载,当时西市有大衣行、秤行、絹行、鱼行、笔行、药材肆等,东市有铁行、内行、金银行等许多行业,店铺很多。西市还专门设有“波斯邸”“胡姬酒肆”“收宝胡商”等。

——摘编自曹尔琴《唐长安的商人与商业》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六十多个,还出现了闻名世界的广州和泉州两大商港,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专门的机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长安城商业繁荣的表现。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和科技两个角度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宋朝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切身感受,请你为我国现代商业发展提出建议。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运输丝绸,而且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主因是中国东南沿海 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等,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 257 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 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三:习.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四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关、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诗歌、书法、绘画成就斐然。辉煌的唐文化促进着中外友好往来。

  1. (1) 唐朝农业进步,请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2.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仙的是谁?哪位诗人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
  3. (3)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什么?
  4. (4) 为学习和传播文化,唐朝时期“西行”和“东渡”的是哪两位高僧?他们的目的地是哪两个国家?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中①②的阶段特征是(    )

A .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B .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给下面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酿酒、制碾硙、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地传到内地。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袄教人,就有20万。”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与吐蕃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
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材料表明唐代(   )
A . 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 B . 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 C . 造船技术及船队规模世界领先 D . 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
遗物、遗址、遗迹可以见证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 (1) 观察上列图示的遗物、遗址、遗迹,按照示例完成任务。

    示例:__B__:证明了唐朝手工业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情况。

    任务:

    :描绘了魏晋时期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透露了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③__C__:再现了

    :反映了明朝民族间关系的情况。

  2. (2) 将下列所示遗物、遗址、遗迹所代表的序号,填入《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序号)

  3. (3) 有学者认为:“罗马的竟技运动已成为进行政治派别斗争和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工具,因而特别受到罗马统治者的重视。∙∙∙∙∙∙其中最著名的、最典型的、规模最为宏大的当属科洛西姆大竞技场(图②),它确定了竞技场的建造模式,这个模式传播到了罗马各地。”据此,请写出图②的历史内涵。
下列工具中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