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知识点题库

在一片稻田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蝗虫在稻秧上取食;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蝗虫,会迅速地将其捕食;不少田鼠也在此落户安家,以水稻为食,不过它们得当心“邻居”那条眼镜蛇,它可是不管田鼠还是青蛙,都当做天然的美味.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这一片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非生物因素有.(各举一例)

  2. (2) 这一片稻田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3. (3) 青蛙与水稻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4. (4) 青蛙与水稻在结构层次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青蛙在结构层次上多了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 . 绿色植物 B . 阳光 C . 杂食性动物 D . 细菌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  )

A . 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 B . 田野中的蛙、蛇等别的种类的动物 C . A和B的总和 D . A和B的总和以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A . 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 B . 阳光、温度、水分和土壤 C . 阳光、温度、水分 D . 阳光、土壤和温度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B . 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 .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下列现象中是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香蕉适于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适于在亚热带栽种 B . 玉米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长得茂盛 C . 两条狗为争夺骨头而斗争 D . 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影响鹿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水分   ③草   ④空气  ⑤狮子

A . ①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⑤ D . ③⑤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有,非生物因素有
影响小麦生活的生态因素有(  )
A . 生物因素和水、温度 B .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 . 非生物因素和植物 D . 植物、动物和阳光、温度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与如图所示一致的是(   )

选项

A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

B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温度

C

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D

脊椎动物

哺乳类

鸟类

蝙蝠

A . A B . B C . C D . D
图中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根据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者,是消费者,细菌、真菌(图中没有标出)则是者,兔,狐,鹰,蛇,鼠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没有标注的阳光空气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部分;
  2. (2)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流动着
  3. (3) 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请你推测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4. (4) 环境中影响草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它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如阳光,水等;另一种是因素,比如鼠等.
对一只生活在山上的野兔来说,影响它的生态因素是(     )
A . 山上的植物和动物 B . 阳光、温度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C . 除野兔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D . 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②草尽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①④②
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1

  1. (1) 图中有条食物链。
  2. (2) 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和分解者。
  3. (3)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开始。
  4. (4) 在草原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人类过度放牧、毁草种地,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5. (5) 某探究性小组制作了一个密封的模拟生态系统装置,放在一定环境中(如图2所示),则小鱼生存时间最长的是
"春兰秋菊,南橘北梨",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温度和水分 B . 光和温度 C . 水分和光 D . 土壤和温度
资料分析:

生活离不开生物,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都和生物相关:

古诗一: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二: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根据学习到的生物知识回答问题:

  1. (1) 在古诗《秋思》的描写中中属于生物的有:,它们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答出两例);非生物有:
  2. (2) 在古诗《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制造有机物,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会长成一颗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现象。
  3. (3) 若制作马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和杏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你应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简析题: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中生产者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写出 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2. (2)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如果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
  3. (3) 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
  4. (4) 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5. (5) 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对鼠有间接关系生物是
为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加强建设美丽幸福的新农村,某乡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挖凹地为鱼塘,集养鱼、垂钓、休闲于一体;半山种植有机蔬菜,为餐桌提供优质食材;恳荒地种植桃树,发展水果产业,桃树下间种草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该乡村的两种生态系统;影响该乡村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分为两类。
  2. (2)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该谚语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这句谚语中的动物之间(填“能”或“不能”)构成食物链,理由是
  3. (3) 果园里,春季桃花绽放,风景迷人,吸引人们观赏的是花的(填结构);夏季桃树果实累累,采摘其乐无穷,人们食用部分的是果实的(填结构)。
  4. (4) 草菇作为分解者,促进落叶中,可供桃树生长利用。
所有的生物的生存只需要阳光和营养物质。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桑沟湾地区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 (1) 影响海带生长的阳光、海水、浮游动物、贝类等因素统称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甲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
  2. (2) 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该养殖模式可以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②分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通过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沿传递;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从面抑制了碳的循环。

  3. (3) 为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在生活中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答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