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知识点题库

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1418222630343842
平均孵化率(%)055709284566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在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 。 

(3)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 。

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绿色;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制定计划:将两头同样大小的大蒜分别放在盛有清水的盘中,A组放在的环境中培养,B组放在的环境中培养,定时浇水,管理.

  4. (4) 实验结果预测: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①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 (1) 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2. (2) 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3. (3) 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几个环节.请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相关问题:

  1. (1) 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请据此情景具体、明确地提出一个具有可探究性的问题:

  2. (2) 作出假设:大雨过后经常能看到地面上有蚯蚓出现,平时却几乎看不到.据此可对“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 (3) 制定计划:某小组设计了如图四个实验装置,可构成组对照实验;②和③构成的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对照组是

  4. (4) 实施计划:在实施“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计划时,要先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5. (5) 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白炽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60

    25

    10

    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 (6) 表达交流:请你给(3)中的“四个实验装置”所要探究的实验拟定一个实验题目:探究.

某兴趣小组探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活动的体会,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设计的实验有个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
  2. (2) 在设计实验时,应给植物提供 和 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这种实验称为 实验。
  3. (3) 若在本实验中用一株植物可以吗?为什么?
夏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表内容,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 ① 新鲜的 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低温 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答案写在第2小题)

  1. (1) 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B组的作用是 ;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 (2) 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B与C也构成对照实验,则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 ;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 .   
  3. (3) 如图表示两种真菌的直立状态的菌丝,图中乙是曲霉,甲所对应的真菌是 霉,它能分泌一种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的青霉素;上述实验的发霉现象是图中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的 散落在食品表面并大量繁殖导致的.

     

  4. (4) 与这个实验不同的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常用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过程包括四步: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恒温培养.
  5. (5) 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 .(请选填“干燥低温”或“潮湿高温”)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 (1)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

  2. (2) 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 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3. (3)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4. (4) 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探究实验:探究光对面包虫生活的影响,请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面包虫,木盒。

    实验装置:利用木盒和教材,创造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①全班分成6~8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面包虫放入实验装置,在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面包虫,静置2分钟。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面包虫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得出以下结果: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面包虫数。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阴暗

    明亮

    本实验的变量是

  4. (4) 得出结论:
  5. (5) 本实验只用一只面包虫做实验,不行吗?。为什么?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李强在研学过程中发现研学基地的仓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仓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李强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图片_x0020_100004

  1. (1) 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2. (2) 制订和实施计划:

    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另一侧放上一层干燥的土壤,这样做的目是

    ③纸盒放在阴暗的环境中,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2分钟(min)。每分钟统计一次潮湿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④按照方案进行操作,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潮湿

    6

    7

    8

    8

    8

    8

    8

    8

    9

    8

    干燥

    4

    3

    2

    2

    2

    2

    2

    2

    1

    2

  3. (3)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不能只用一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生物兴趣小组一起加入探究实验过程中,将各组第10次的数据计算平均值的理由是
  4. (4) 整理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真菌中的霉菌生活的影响”,将四块相同的馒头在同内蒸熟,取其中一块进行烘干,设计四组实验如下:

组别

A

B

C

D

实验材料

馒头块

馒头块

馒头块

馒头块

方法

在相同环境下置于空气中暴露60分钟后,将馒头块放入塑料袋中,结扎袋口,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五天后记录实验现象。

温度条件

25℃

4℃

80℃

25℃

实验现象

长出大量霉菌

没有霉菌

没有霉菌

没有霉菌

请分析回答:

  1. (1) 馒头蒸熟的过程相当于培养真菌的哪一步骤?.
  2. (2) 此实验探究的变量有2个,若探究“水分对真菌生活的影响”应选择.(填组别)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 (3)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测,B组中馒头块没有长出霉菌的原因是.
  4. (4) 与霉菌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混有蚓粪的土壤,更适宜养花。生物小组自制了“蚯蚓垃圾处理桶”,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 叶等厨余垃圾。观察中发现,在冬季,十几条蚯蚓将 50g 垃圾完全分解,需要 15 天的时间。春 季,这些蚯蚓分解相同重量的垃圾,只需要 2~3 天。此探究活动可得出结论(   )
A . 蚯蚓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 B . 空气可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C . 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D . 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环境
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对照实验中,该实验的变量是(  )
A . 光照 B . 黄粉虫 C . 湿度 D . 温度
实验探

铁棍山药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可是,在处理铁棍山药的时候,经常会有黏液分泌,人体的皮肤触碰这些黏液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但当铁棍山药煮熟后进行相同处理,并没有岀现黏液,再接触时,皮肤没有出现瘙痒。是温度影响了黏液的分泌吗?对此,某学习小组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同一批铁棍山药切成18条15厘米小段,分为5组,每组3条。

②将5组铁棍山药小段分别放在冰箱-18℃、冰箱4℃、室温、蒸煮、火烤的环境中,处理10分钟。

③将1-5组处理后的铁棍山药小段进行徒手削皮,削皮后分别用厨房纸进行包裹,并做好标记,静置5分钟。

④用电子秤称量1—5组包裹铁棍山药小段后的厨房纸,计算分泌的黏液量,并记录数据,重复记录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表:

组别

1

2

3

4

5

温度处理

冰箱- 18C

冰箱4C

室温

蒸煮

火烤

处理时间

10min

黏液吸附前

4.7

黏液吸附后

5.6

5.3

5.3

5.1

5.0

黏液重量/g

0.9

0.6

0.6

0.4

0.3

实验处理后,对1-3组的铁棍山药进行削皮处理时,外皮仍较硬,有清脆声,有适当的黏液分泌,手部接触后仍有明显的瘙痒感,对4、5组的铁棍山药进行削皮时,外皮松软,无清脆声,无明显的黏液分泌,手部接触后无瘙痒感。

请回答:

  1. (1) 该学习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2. (2) 该实验设置不同的组别是为了形成
  3. (3) 该实验的变量是,除变量外其它条件必须(填相同或者不相同)
  4. (4) 实验中记录三次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5. (5)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探究:鼠妇又叫潮虫,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请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

(  1  ) 你提出的问题是:

(  2  )你作出的假设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3  )本实验中应该控制的变量是。所以在实验中要设计干燥和两种环境。

(  4  )在本实验中每个小组的鼠妇数量应该保持在10只左右。原因是

(  5  )实验中,对各组所得到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严谨,下列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泥土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15℃

湿土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湿土

A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 . 左右两侧的黄粉虫数量可以不同 C .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 . 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菁菁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她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将在各处观察到的鼠妇数量记录下来(如下表所示)。根据记录表中数据推测,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花园的石块下

24

种花的花盆下

18

草地里

2

A . 阳光充足 B . 阴暗潮湿 C . 空气干燥 D . 较高气温
“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不必关注的事项是(   )
A . 水温是单一变量 B . 记录金鱼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C . 鱼缸中金鱼的尾鳍 D . 实验结果取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1. (1) 作出假设:
  2. (2) 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4. (4) 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黄粉虫适于生活在温度30℃左右的暗光环境中、为探究“水分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方案,但有不够严谨的地方,你认为应该修正的是(  )

纸盒

黄粉虫/只

光照

温度/℃

水分

纸盒左半侧

50

暗光

30

60~70%

纸盒右半侧

50

亮光

30

90%以上

A . 各放1只黄粉虫即可 B . 纸盒两侧均应保持暗光 C . 纸盒两侧均应保持亮光 D . 纸盒两侧温度可以不同
小李同学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用长方形不透光纸盒作为容器,按照图所示设置。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5只大小一样的、活动状况相似的鼠妇,先将装置静置2分钟,然后开始记录第2至第10分钟内两侧鼠妇的数量,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观察统计记录结果如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时间(分钟)

2

4

6

8

10

明亮环境

4

2

1

0

0

阴暗环境

6

8

9

10

10

  1. (1) 这个实验所探究的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2. (2) 小李同学此次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3. (3) 探究实验常常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此次探究实验的实验组是环境。
  4. (4) 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而不是1只,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的
  5. (5)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除了本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外,还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