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叶片的结构 知识点题库

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捧列顺序是(  )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到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人水中.

A . ⑤④③②① B . ①⑤④③② C . ①③②④⑤ D . ①③②⑤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操作要规范.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盖盖玻片时,可以直接用手拿盖玻片随意盖上 B . 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实验桌,将仪器排放整齐 C . 用显微镜时,取镜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D . 使用单面刀片做蚕豆叶的徒手切片时,应注意不伤手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正确的是(  )


实验活动

操作步骤

操作目的

A

练习使用显微镜

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线强弱

B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把叶片放入酒精中直接加热

使叶片脱色

C

观察叶片结构

用稀碘液染色

把细胞核染成深色

D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洁净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A . A B . B C . C D . D
小亮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看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菠菜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丙为菠菜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 (1) 小亮在制作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时,一是把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二是用手捏紧两个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三是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四是用毛笔蘸取最的一片,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吸去多余的水分。
  2. (2) 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属于保护组织的是(填标号)。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
  3. (3) 图乙中a过程表示作用,其进行的场所是图丙中的[],在图甲中,该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中。
  4. (4) 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其张开和闭合受控制。
  5. (5) 水分以状态从植物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还能使植物散热。
空气凤梨是一种所有器官均生长在空气中的被子植物(见图),原产于干旱少雨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空气凤梨的茎不明显,根高度退化,推测其合成有机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2. (2) 为研究空气凤梨的耐旱特性,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①取空气凤梨的成熟叶片,撕取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选填“清水”或“生理盐水”)中展平,制成临时装片。观察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空气凤梨叶片上的[A]仅存在于下表皮,避免了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

    ②干旱条件下,细胞膜易被破坏。丙二醛的含量变化是衡量细胞膜结构破坏程度的指标,丙二醛增加越多,细胞膜被破坏越严重。研究人员比较了三种空气凤梨在不同条件下的丙二醛含量。由下图结果可以推测,品种的细胞膜被破坏程度最轻,对细胞膜的功能影响最小,该品种更耐受干旱环境。

   
  1. (1)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你会观察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填“亮”或“暗”)。
  2. (2) 做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取新鲜的叶片放在小木板上,一手捏紧并排的刀片迅速切割叶片,找出最薄的一片制成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读图理解

下图中,图一是绿色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叶片下表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下材料用具在制作“观察叶片的结构”临时切片时需要用到的是

    ①显微镜

    ②放大镜

    ③清水

    ④生理盐水

    ⑤解剖刀

    ⑥双面刀片

    ⑦消毒牙签

    ⑧毛笔

  2. (2) 以下数字表示的细胞属于植物哪种组织?[1]和[3]:组织; [5]:组织。
  3. (3) 图一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和[],其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4. (4) 请根据图二推测此时叶片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有:。(选填字母: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5. (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有: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平衡。因此, 我们应保护植被。
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323081105

A . ①⑤为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 . ⑦的张开和闭合由⑥控制 C .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由④运输 D . 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B .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需要用碘液对制作的叶片临时切片染色 C .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应该用干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 D . “观察鸡蛋的结构”时,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卵黄、卵白、胚盘等结构
图甲是绿色植物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丙是叶片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丁是部分显微镜镜头示意图,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08 图片_x0020_100009

  1. (1) 若图甲表示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则物质B表示;物质A、B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所需的水分、无机盐经运输到叶片。
  2. (2) 细胞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所特有的结构是,细胞②与1之间的区别是
  3. (3) 在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需将两片刀片捏紧且迅速向下切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制作过程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4. (4) 若将图乙中的物像①出现下图丙中的观察效果,需先向移动装片,然后再转动转换器换用图丁中的镜头。
下表所列实验的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回顾你所做过的生物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用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 B . 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C .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把刮取物置于生理盐水中 D .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请据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 (1) (实验: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下图甲为一台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请回答:

    ①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图甲所示显微镜中的[]

    ②选用镜头观察时,应遵循的顺序,原因是。在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后,再对目标进行低倍或高倍观察。

    ③在显微镜视范围内,可看到如图丙所示的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已作数字标记),此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若目镜不变,只把物镜更换为20×, 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是其中的[]。

  2. (2) (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请回答:

    ①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和垂直的方向迅速横切叶片,多切几次,选取最薄的。捏紧刀片的目的是使切下的薄片

    ②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发现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向,应首先使物像向方向移动至视野中央,再继续观察。

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实验的过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在[_____]里填写标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1. (1) 小明观察到具有气孔结构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方向)移动。
  2. (2) 当实验室光线较暗时,应调节图1中显微镜的[]和[]
  3. (3) 调节好亮度后,小明看到了叶表皮如图的结构(如图2)。

    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控制气孔的结构是[],因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其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

  4. (4) 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难以进行,但研究发现,夏天中午植物会将部分气孔关闭,这是因为气孔开放程度过大会导致
如图是某同学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及叶片下表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和5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 . 7和8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2和4属于营养组织 D . 通过6进出叶片的气体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下列实验均用到了碘液,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B .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C . 观察种子的结构 D . 观察叶片下表皮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要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B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两种环境作对照 C . 为观察叶片组织,制作临时切片时应选用最薄的切片,并用碘液染色 D .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作用时,试管应放在37℃温水中保温
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切片标本,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
A . 目镜放大倍数小 B . 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 . 光圈太大 D . 反光镜未调好
“制作并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实验一开始就用镊子撕取叶片下表皮。
对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 . 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 C . 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D .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