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摩擦因数 知识点题库

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物体B重1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20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轻弹簧下端挂一物体,当物体静止不动时,弹簧伸长了10cm,将该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该弹簧沿水平方向拉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滑动,此时弹簧伸长了2cm,求物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 (1) 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有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

  3. (3) 如果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 (1) 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 , 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

  2. (2)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物块的质量 B . 斜面的高度 C . 斜面的倾角.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 (1) 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

  2. (2)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3. (3) 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   )

A . 木箱和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5N B . 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 C . 木箱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D . 木箱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2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4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5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

  1. (1)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大小等于 N,动摩擦因数为

  2. (2)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 N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某同学欲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其实验步骤如下:

  1. (1)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该同学将斜面倾角调整为θ时,加速度大小为a,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
  2. (2) 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且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此可计算出滑块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由于在实验时没有考虑滑块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你认为该同学测得的动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现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的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起一定高度构成斜面;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连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从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带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

  1. (1) 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实验中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2、3和5、6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由图中数据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2) 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为了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A . 滑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 B . 滑块的质量m C . 滑块的运动时间t D . 斜面高度h和底边长度x
  3. (3) 设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用所需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甲、乙两同学用如图甲实验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能显示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的时间,滑块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测力计挂钩相连,测力计下吊着装有沙的沙桶,测力计能显示挂钩所受的拉力,滑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滑块的重力大小,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 (1) 为了满足实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长木板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B . 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应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 . 沙和沙桶及测力计的总质量应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D . 定滑轮与滑块之间的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
  2. (2) 实验前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如图所示,其示数d=cm.
  3. (3) 甲同学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得滑块通过甲、乙两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 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用字母表示).
  4. (4) 多次改变沙桶里沙的质量,重复(3)的步骤,根据测得的多组F和a作出a﹣F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滑块的质量为,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华同学欲测量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光电门 1、2可沿斜面移动,物块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挡光窄片。物块在斜面上滑动时,光电门可以显示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以下计算的 结果均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1) 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其示数如图2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 mm。
  2. (2) 在P处用力推动物块,物块沿斜面下滑,依次经过光电门1、2,显示的时间分别为40ms、20ms,则物块 经过光电门1处时的速度大小为m/s,经过光电门 2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m/s。比较物块经过光电门1、2处的速度大小可知,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角,直至两光电门的示数相等;
  3. (3) 正确调整斜面的倾角后,用刻度尺测得斜面顶端与底端的高度差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g取9.80m/s2 , 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m =()。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把长木板的倾角调成θ后,在长木板顶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先开启打点计时器,再让连接纸带的滑块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由静止释放,得到多条打点的纸带后,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然后截取了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测得纸带上的各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s1、s2、s3、s4

  1. (1) 纸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2. (2) 取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 (1) 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图(b)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纸带上5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间距离如图所示,则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已知物块的质量为m1 , 所悬挂钩码的总质量为m2 , 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测得的加速度用a表示,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木块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 实验,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簣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C.按图所示装置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待木块静止后(木块A仍在木板B上),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1. (1) 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多余的步骤是。(填步骤序号)
  2. (2) 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木块A和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 (1) 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大小 m/s, 木块加速度大小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 ,还需要测量的量是。(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某同学为了测量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金属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始终静止,他先用打点计时器测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动摩擦因数。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实验时是否需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是否需要把金属板的一端适当垫高来平衡摩擦力?_________
    A . 需要    需要 B . 需要    不需要 C . 不需要   需要 D . 不需要     不需要
  2. (2) 图乙是某次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木块的速度为m/s,木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 (3) 若打图乙纸带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50g,木块的质量为200g,则测得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只用一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μ为定值),某同学经查阅资料知: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由伸长量为L至恢复到原长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 .于是他设计了下述实验: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在位置B,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至位置A,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到达位置C时停止.

第二步,将滑块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下,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认为,该同学需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名称并用符号表示):
  2. (2)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式:μ=
某实验小组利川智能手机借助如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规律、刻度尺的零刻线靠近斜面底端,在距斜面底端较远处选一点A,记录下对应的刻度值为x0 ,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为g,实验操作步骤下:

①将滑块用手固定于斜面上B处,打开手机录像功能释放滑块并记录滑块的运动情况;

②通过慢放视频,在A点下方选择M点,读出M点在刻度尺上对应的读数x;

③继续通过慢放视频记录滑块前端到达A点与M点对应的时刻t0和t;

④改变M点的位置,重复步骤①②③,测出一系列x、t0和t的值。

根据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1) 滑块从A点运动到M点所通过的位移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 (2) 滑块从A点运动到M点所经历的时间 ,实验小组通过测量多组数据绘制出 - 的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若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3. (3) 实验小组还想通过此装置计算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出(填写所测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则μ=(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及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把左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载有砝码的木块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左端连接细线,细线绕过定滑轮挂有钩码,木块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通过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并测出木块与砝码的总质量M,钩码的总质量m,计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f。改变M和m进行多次实验。

  1. (1) 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

    A .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按图示安装器材

    B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C .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D .释放木块

  2. (2) 实验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 则木块的加速度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李杨同学测得的数据见下表。

    0.20

    0.30

    0.40

    0.50

    0.60

    0.78

    1.18

    1.57

    1.96

    2.35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图像

    已知重力加速度 , 可求得该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要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重为50kg的物体从原地移动,必须至少用110N的水平推力,但物体从原地移动后,只需用10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之匀速地移动。(重力加速度)求:
  1. (1) 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
  2. (2)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3) 当用90N的推力推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