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摩擦因数 知识点题库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块套在水平固定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0.5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5 N拉着小球并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m/s2 . 在运动过程中,求:

  1. (1) 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2. (2) 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37°(sin37°=0.6,cos37°=0.8)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 0.6 B . 0.625 C . 0.75 D . 0.8
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 . 两物体的材料一定时,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 . 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 . 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取决于(  )
A . 物体接触面间正压力的大小 B . 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 C . 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大小 D . 相互摩擦的物体的材料性质及表面粗糙程度
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见的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车上的木料的总重量为4.9×104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在水平方向用980N的力就能够拉动雪橇匀速前进,求钢制滑板与冰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黑龙江省冬季下大雪时,汽车在公路上紧急刹车总是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的原因.

原长l0=12cm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质量为 m=4kg的物块,静止时弹簧 l1=20cm. 当将该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用上述弹簧沿水平方向拉物块.当弹簧长度为l2=15cm时,物块恰好被拉动.此后为保持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长度维持在l3=14cm.(g=10m/s2)求:

  1. (1) 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
  2. (2) 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3) 某时刻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右运动,碰到固定竖直挡板后,弹簧的最短长度为8cm,求物体向右运动至弹簧长度为10cm时的合力.
如图,水平细杆上套一质量为0.54kg的小环A,用轻绳将质量为0.5kg的小球B与A相连.B受到始终与水平成53°角的风力作用,与A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运动过程中B球始终在水平细杆的下方,求:(取g=10m/s2 , sin37°=0.6,cos37°=0.8)

  1. (1) B对绳子的拉力;

  2. (2) A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放于粗糙的水平面上,现在给物体施一水平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运动2s时将水平力F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水平力F=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m/s2)

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之间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3倍,斜面倾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

A . tanα B . cotα C . tanα D . cotα
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 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 . 由μ= 可知,动摩擦因数μ的单位是 D . 能把线制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如图甲所示,斜面倾角为θ,木板A的质量为M,在拉力F1的作用下,木板A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轻轻地放在木板A上,发现物块B相对斜面静止不动.为了保证A继续匀速运动,拉力变为F2 , 如图乙所示.已知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

  1. (1) 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2) 求放上物块B后拉力的增加量△F.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 N,物体B重20 N,A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 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某实验兴趣小组查阅教材了解到木—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该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进一步验证。实验中,木块要在重锤的牵引下沿长木板做直线运动。对于该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

  1. (1) 如果实验所用重锤的质量约为150g,实验室里备有下列各种质量的木块,其中质量最合适的是____;
    A . 500g B . 600g C . 260g D . 15g
  2. (2) 如图乙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从某个便于测量的点开始,取一系列计数点并记为0、1、2、3……10,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己标注在图上,电源频率f=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 请根据纸带计算重锤落地前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3) 若实验测得的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偏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测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 A 重 40 N,物体 B重 20 N,按图组装好装置,物体 B 被水平力拉出 A 稳定后弹簧测力计读数为4.00N.

图片_x0020_158663939

  1. (1) 测得AB间的滑动摩擦力时B是否需要匀速拉出?(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 (2) 测得AB间的动摩擦因数m1
  3. (3) 若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2=0.4,水平拉力F至少为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 的斜面(已知sin =0.34,cos =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5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T=0.20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i(i=1,2,3,4,5),如下表所示。

s1

s2

s3

s4

s5

5.87cm

7.58cm

9.31cm

11.02cm

12.74cm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为了测量黑板擦背面与讲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讲桌一端垫高,桌面与水平面形成一倾角为a = 15°的斜面(已知sin15° = 0.26,cos15° = 0.97),黑板擦可在桌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黑板擦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黑板擦下端视频记录的图像,记录黑板擦下端图像的7个计数点0、1、2、3、4、5、6,测量六个时间间隔内的距离分别为:s1= 5.81cm,s2= 7.62cm,s3= 9.40cm,s4= 11.21cm,s5= 13.79cm,s6= 14.21cm,时间间隔t = 0.25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0m/s2
  1. (1) 由题目所给数据,求黑板擦经过计数点2时的速度v2= m/s;

  2. (2) 根据表格数据做出v—t图像,并判断表中给出的数据,误差比较大(填v1、v2、v3、v4、v5),应该剔除;

    计数点

    1

    2

    3

    4

    5

    速度(m/s)

    0.27

    0.41

    0.50

    0.56

  3. (3) 黑板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如图,质量为4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12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8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17.6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g=10m/s2 , 求:

  1. (1) 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
  2. (2) 物体与地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某学校的学生为了测定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想出了很多方法。
  1. (1) 其中甲同学采用例如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使物块在重力的牵引下开始运动,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实验中甲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物块的物体,如图为他截取的一段纸带,记录了物块做匀减速运动过程的信息,1、2、3、4、5是他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物块做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则物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2. (2) 乙同学采用了如图3所示的另一套装置进行实验,使物块A位于水平桌面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以上的操作,分别测出以下几组实验数据。

    乙同学在图4中已标出第1、2、3、5、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图中标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关系图线。实验中测得A、B的质量之比 , 则根据关系图线计算出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小组利用轻弹簧测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⑴如图甲,在弹簧的下端悬挂小木块,用刻度尺测出稳定时弹簧的长度L1

⑵将一长木板平放在水平面上,同一小木块放置于木板上表面,如图乙,将图甲中的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拴接小木块,使弹簧水平,用力向右拉动长木板,长木板与小木块发生相对运动,当小木块稳定时,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2

⑶为了测量出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小组还只需要获取的一个物理量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k             B.弹簧的原长L0 C.小木块的质量m             D.当地重力加速度 g

⑷实验中对动摩擦因数测定的表达式是μ=(使用题中相关物理量字符表示)。

⑸在本实验中,请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动摩擦因数准确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