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摩擦因数 知识点题库

某小组利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A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①把左端带有挡板的足够长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物块A置于挡板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水平连接物块A,另一端跨过轻质定滑轮挂上与物块A质量相同的物块B.并用手按住物块A,使A、B保持静止.

②测量物块B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③释放物块A,待物块A静止时测量其运动的总距离为s(物块B落地后不反弹).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知μ=

  2. (2) 如果空气阻力不可忽略,该实验所求μ值.(填“偏大”或“偏小”)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设F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则当F取最小值时,μ的大小为(  )

A . tanα B . C . sinα D .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可推出μ= ,对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 . 动摩擦因数μ与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C . μ与F成正比,与FN成反比 D . 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其材料决定
若物体刚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和斜面的倾角θ的关系为(  )
A . µ=sinθ B . µ=cosθ C . µ=tanθ D . µ=cotθ
如图所示:木质轨道(其倾斜部分与水平部分能平滑连接,水平部分足够长)、小铁块、两枚图钉、一条细线、一个量角器,用上述器材测定小铁块与木质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实验步骤是:

  1. (1) 将小铁块从
  2. (2) 用图钉把细线
  3. (3) 用量角器测量
  4. (4) 动摩擦因数表示为μ=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G=100N,受与水平方向成37°的拉力F=60N,受摩擦力Ff=16N,求:

  1. (1) 物体所受的合力.
  2. (2)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把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F1和F2 , 如图所示,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同时受mg、F1和F2这三个力的作用 B . 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其大小等于mgcosθ C . 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F1 D .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1. (1) 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2) 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测定木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通常需要测力计.如果没有测力计,能否测出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某实验小组根据转换测量的方法,测出了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他们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如图所示:

①如图a,测出轻弹簧的自然长度l0

②如图b,将木块悬挂在弹簧的下端,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1

③如图c,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水平匀速运动,测出弹簧长度l2

  1. (1) 根据测出的物理量,请你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写出推导过程:

  2. (2) 在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如果按图11﹣d的方法,将弹簧一端连接木块,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拉动长木板水平运动,测出弹簧长度l3 , 同样可以求得动摩擦因数μ.

    比较图c和图d的两种方法,你认为图方法更好,原因是

如图所示,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B时,AB能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物块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物块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是(   )

A . μ1≠0,μ2=0 B . μ1=0,μ2=0 C . μ1≠0,μ2≠0 D . μ1=0,μ2≠0
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中:
  1. (1) 已测得图甲中木板长主划立柱高度的2倍,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为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用测得的物理量及加速度a计算出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取10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因系统误差会使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你认为导致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如图所示,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乙相连,物体甲及物体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甲的质量m1=10kg,物体乙的质量m2=50kg,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 (1) 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 (2) 物体乙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多大?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实验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与传感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取g=10m/s2 , sin37°=0.6,如图所示。

  1. (1) 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在0.4s时的速度大小为v=m/s
  2. (2) 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m/s2
  3. (3) 现测得斜面倾角为37°,则μ=
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法比较多.小华利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对物块与水平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测量.小华首先将一斜面固定在有一定高度的水平台面.将物体从斜而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物体在水平台面上滑过一段距离x离开台面,经过一段时间落在水平面上.测量出落地点距离台面边缘的水平间距并记录为s.然后改变斜面体底端到台面边缘的距离x.重复上面的操作.得到多组x、s数据.最后作出s2-x图象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每次物块均从斜而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其目的是
  2. (2) 为了完成物块与水平台面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除了实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外.本实验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
    A . 斜面体的最高点距离台而的高度h B . 物块的质量m C . 台而到水平面的高度H
  3. (3) 如果图乙中图线的斜率绝对值为k.则物块与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关系式为 =. (用以上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⑴用弾簧测力计測量5个相同的钩码受到的总重力,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每个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为N。

⑵将绕过定滑轮的柔软轻绳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连接,在木块上放钩码;调整实验桌使木板水平,调整滑轮位置使滑轮与木块间的轻绳平行木板。

⑶向左缓慢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指针稳定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⑷每次往本块上添加一个钩码,重复步骤(3).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本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N,(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1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实验得到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坐标,以加速度a为横坐标,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为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3所示.已知滑块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某兴趣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物块与木板AD、DE间的动摩擦因数μ1、μ2;两块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AD、DE对接组成斜面和水平面,两木板在D点光滑连接(物块在此处运动不损失机械能),且AD板能绕D点转动.现将物块在AD板上某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将沿AD下滑,最终停在水平板的C点;改变倾角,让物块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且每次释放点的连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以保证图中物块水平投影点B与接点D间距s不变),用刻度尺量出释放点与DE平面的竖直高度差h、释放点与D点的水平距离s, D点与最终静止点C的水平距离x,利用多次测量的数据绘出x-h图像,如图所示,则

图片_x0020_100010   图片_x0020_100011

  1. (1) 写出x-h的数学表达式(用μ1、μ2、h及s表示);
  2. (2) 若实验中s=0.5m, x-h图象的横轴截距a=0.1,纵轴截距b=0.4,则μ1=, μ2=
质量为 小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由图像可知(   )

图片_x0020_1065048118

A .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B .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 时间内,拉力F的冲量为 D . 时间内,合外力做的功为
冬季很快就来临,我国部分地区常发生冰雪灾害,产生很大交通隐患,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安全起见,结冰的高速公路上,车辆应减速慢行,以减小行驶车辆惯性 B . 在结冰的路面上,车辆如果保持原来的功率行驶而不打滑,那么其最大运行速度将增大 C . 武警官兵在高速公路上撒工业用盐,目的是减小过往车辆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 以1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 的加速度,刹车后第5s内,汽车走过的位移不为0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块与某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倾角可调节的斜面和水平面均由该种材料制成,且它们平滑连接(不计滑块经过连接处的机械能损失)。

  1. (1) 为完成实验,下列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填所选器材前的字母)
    A . 天平 B . 刻度尺 C . 量角器
  2. (2) 调节斜面的倾角,让滑块能沿斜面加速下滑并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测出滑块由静止释放时距水平面的高度h以及释放时滑块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到静止点间的水平距离x,改变释放的位置,多次实验,得到多组h与对应x的数据,作出 图像。若图线的斜为k,则滑块与该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k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