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知识点题库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物质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Al+NaNO3+NaOH=NaAlO2+N2↑+H2O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 L.

  2. (2) 25℃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NH4+)>c(Cl)时,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

    a.盐酸不足,氨水剩余b.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盐酸过量

  3. (3) 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的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4. (4) 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Ka1

    Ka2

    H2SO3

    1.3×102

    6.3×108

    H2CO3

    4.2×107

    5.6×1011

    ①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0.10mol•L1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硫酸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立即变蓝;再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 (1) 碘化钾与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ICl﹣+I2+
  2. (2) 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Na2SO3+I2+H2O═Na2SO4+2HI
  3. (3) 以上实验条件下,SO42、I2和ClO的氧化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 (1) □KI+□KIO3+□H2SO4═□I2+□K2SO4+□H2O
  2. (2) □MnO4+□H++□Cl═□Mn2++□Cl2↑+□H2O
  3. (3) □P4+□KOH+□H2O═□K3PO4+□PH3
  4. (4) □ClO+□Fe(OH)3+□(    )═□Cl+□FeO42++□H2O.
当溶液中XO42 和SO32的离子数目之比为1∶2时,恰好完全反应,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工业废水中含+6价的铬会损害环境,必须进行处理。某工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1. (1) N2H4的电子式为
  2. (2) 下列溶液中,可替代N2H4的是。(填选项序号字母)

    a.FeSO4溶液   

    b.浓HNO3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Na2SO3溶液

  3. (3) 已知加入N2H4后,N2H4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4)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处理含铬废水还可采用直接沉淀的方法,其成本较低。

    ①已知酸性废水中存在Cr2O72-和CrO42-的转化平衡,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反应

    ②加入沉淀剂BaCl2溶液之前需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以利于沉淀的生成,则生成的沉淀为(写化学式)。

  5. (5) 工业上还可用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通过电解制得还原剂。右图为电解装置示意图(电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

    ①装置中b电极的材料是(填“铁”或“石墨”)。

    ②该处理过程中,Cr2O72-被还原成Cr3+的离子方程式为

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亚氯酸钠在温度高于80℃时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 B . 电解食盐水的阴极产物是NaOH和H2 C . ClO2尾气吸收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 从NaClO2溶液中得到NaClO2产品,应采用减压蒸发的方法
某兴趣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

操作

现象

向盛有4g Na2O2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得到溶液a

剧烈反应,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取5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两滴酚酞

i.溶液变红

ii.10分钟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稍后,溶液变为无色

  1. (1) 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ii中溶液褪色可能是溶液a中存在较多的H2O2与酚酞发生了反应。

    I.甲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H2O2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试剂(填化学式),有气体产生。

  3. (3) II.乙同学查阅资料获悉:用KMnO4可以测定H2O2的含量:取15.mL溶液a,用稀H2SO4酸化,逐滴加入0.003 mol/L KMnO4溶液,产生气体,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至终点时共消耗20.00mLKMnO4溶液。

    ①请配平: MnO4-+H2O2+     =Mn2++O2↑+H2O

    ②溶液a中 c(H2O2)=mol·L-1

    ③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的原因可能是

  4. (4) 为探究现象ii产生的原因,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iii.向H2O2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振荡,加入5滴0.1 mol·L-1NaOH溶液,溶液变红又迅速变无色且产生气体,10分钟后溶液变无色。

    IV.向0.1 mol·L-1NaOH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振荡,溶液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向该溶液中通入O2 ,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①从实验III和IV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乙醇与酸性K2Cr2O7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Cr2O72—+C2H5OH+H―→Cr3+CH3COOH+H2O(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Cr2O72—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 B . 氧化产物为CH3COOH C . K2Cr2O7溶液常用硫酸酸化 D . 1 mol C2H5OH发生上述反应转移2 mol e
         
  1. (1) Ⅰ.①H2 + CuO  Cu + H2O

    ②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③3S + 6NaOH  2Na2S + Na2SO3 + 3H2O

    ④NH4NO3 + Zn = ZnO + N2↑+ 2H2O

    ⑤Cu2O + 4HCl = 2HCuCl2 + H2O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2. (2) SeO2、KI和HNO3可发生反应:SeO2+KI+HNO3→Se+I2+KNO3+H2O,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 (3) 在反应 KIO3 + 6HI = 3I2 + KI + 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4) Ⅱ.已知:

    ① 2H2O + Cl2 + SO2 = H2SO4 + 2HCl     ②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根据以上两个反应可以得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顺序,请写出由KMnO4、K2SO4 、MnSO4 、SO2、H2O、H2SO4 这六种物质组成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配平:

    在反应②中,若有18.25g HCl被氧化,求:

  5. (5) 转移的电子数为:
  6. (6) 标况下生成Cl2的体积(请列式计算)
在热的稀硫酸中溶解了7.6gFeSO4固体,当加入50mL0.5mol·L-1KNO2溶液时,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 , KNO2也完全反应并放出NxOy气体。
  1. (1) 配平FeSO4+KNO2+ H2SO4 =  K2SO4+  Fe2(SO4)3+  □↑+H2O。

    a.请填好方程式中的系数

    b.□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 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Fe3+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3. (3) 标准状况下,当生成NxOy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已知NaNO2是色泽和味道与NaCl相似的盐,是导致某些建筑工地食物中毒的主要物质,它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2MnO +5NO +a=b+5 +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是6H , b是2MnO2 B .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 C . 还原产物是Mn2 D . 当有0.1 mol b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NA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 (1) 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3. (3) 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2I

  4. (4) 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A

    B

    C

    D

    试剂组成

    0.4 mol·L-1 KI

    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H2SO4

    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

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

    ①检验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铁元素的方法为:(注明试剂、现象)。

    ②将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形式析出,可选用的最好试剂为(填代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溶液        c.氨水       d.二氧化碳

    ③由滤液B制备氯化铝晶体涉及的操作为:边滴加浓盐酸边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填操作名称)、洗涤。

    ④该过程中涉及某氧化还原反应如下,请完成配平:

    Fe2++ClO+=Fe(OH)3↓+Cl+

  2. (2) 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填代号)。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B . 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 最终溶液呈蓝色 C . 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 >I2 >IO3- D . 途径1和II中各自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四氧化三锰既是磁性材料锰锌铁氧体(ZnaMnbFecO4 , Fe元素为+3价,Zn、Mn元素化合价相同)的重要生产原料,也常被用作氮氧化物分解的催化剂。近年来对制备高品质四氧化三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硫酸锰为原料制备四氧化三锰的工艺流程如图:

图片_x0020_140613427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溶解”时需用玻璃棒,其作用为
  2. (2) “碱化”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 (3) 滤液X中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4. (4) 简述“碱化”得到的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5. (5) “氧化”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 (6) 取30.2gMnSO4经上述工艺过程后,生成g Mn3O4(假设Mn元素不损失)。
高纯氯化锰 在电子技术和精细化工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由粗锰粉(含磷酸盐、硅酸盐、铁、铅等)制备高纯氯化锰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将粗锰粉加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6,过滤;

Ⅱ.向Ⅰ所得滤液中加入 酸性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 调节 ,过滤;

Ⅲ.向Ⅱ所得滤液中通入 气体,待充分反应后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过滤;

Ⅳ.浓缩、结晶、分离、干燥,得到产品

  1. (1) 氯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2. (2) 步骤Ⅰ中去除了磷酸盐和硅酸盐,且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比硅酸盐好,这与酸性 有关。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酸性 原因:
  3. (3) 步骤Ⅰ所得滤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含有 等,且 不被 氧化。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开始沉淀时

    6.5

    1.5

    8.1

    6.5

    完全沉淀时

    8.3

    2.8

    10.1

    8.5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①结合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中加入 酸性溶液的目的:

    ②配平加入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 (4) 步骤Ⅲ的目的是去除 。推测溶解度:PbSMnS(填“>”、“<”或“=”)。
  5. (5) 已知:氯化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步骤Ⅲ所得滤液中仍含有少量易溶杂质,补充步骤Ⅳ浓缩、结晶的操作:将滤液,析出晶体后过滤。重复操作2~3次,收集晶体。

CaS微溶于水,常用于制发光漆,还用于医药工业、重金属处理及环保中。可用硫酸钙与焦炭高温反应制备,主反应 ,该反应过程中还可能产生 、CaO等副产物。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所用试剂均为足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在相应的装置中完全反应,CO不与酸性 溶液反应]

  1. (1) 仪器D的名称;实验开始前要通入 的目的是
  2. (2) 长颈斗的作用是
  3. (3) B中溶液颜色变浅,写出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能说明产物中有CO的实验现象是
  5. (5) 取A中少量剩余固体溶于水,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有淡黄色浑浊出现,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6. (6) 如果实验前后B、C、E装置的质量变化分别为增重1.28g,增重0.44g,减轻0.64g,忽略装置中原有的 ,则硫酸钙与焦炭高温焙烧时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后不通入 ,则计算出的CaS的化学计量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或“无法确定”)。
高铁酸钾 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作水处理剂时,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化水 B . 反应Ⅰ中尾气可用 溶液吸收再利用 C . 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该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
某小组探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

I

II

实验过程

滴加10滴(约0.3mL)0.1mol/L Na2S溶液

滴加10滴(约0.3mL)0.01mol/L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

实验现象

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

溶液呈淡黄色(pH≈8),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资料:i.MnO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 , 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O2

ii.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少量实验I所得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SO , 说明S2-被MnO氧化为SO B . 实验I中生成棕褐色沉淀的原因: C . 实验II中所有参加反应的S2-均表现还原性 D . 实验现象说明:物质变化除与自身性质有关,还与浓度、用量、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KMnO4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氧化剂。已知相关化学反应如下:

①实验室制O2

②实验室制Cl2

③测定废水中Mn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1 mol KMnO4固体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再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加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n: B . 可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C . 结合已有知识,通过②反应可判断KMnO4氧化能力强于MnO2 D . ③中生成3 mol氧化产物时转移6 mol电子